“你心疼我,我何尝不心疼你”。
——我知道你向往着这样的爱情,不瞒你说,我也是。
第二张,是一座桥上,白发苍苍的老爷爷用布条拉着满头银丝的老奶奶上桥。
怕老伴走不稳,老爷爷还回头盯着老奶奶。
老奶奶恰好抬头,俩人的视线碰撞在一起。
老爷爷一下笑开来,眼里的温柔都能从照片里溢了出来。
——我打听了一下,两位老人是青梅竹马,已经执手相伴70多年了。
——实名羡慕,也希望我们能像他们一样,年少执手,相伴到白头。
——摄于1974年9月19日
苏清竹看到这,才发现不对劲。
这拍摄时间咋和邮戳时间一样呢?
司·摄影师·冲印师·邮递员·敬宇表示,只要有心,那都不是事儿!
之后的信件,每一封都是两张照片,有景有城有人,唯独没有司敬宇自己。
最后一封,摄于国庆那天,内容是天安门,文字是“这一刻,多想你也在身边”。
苏清竹心说:巧了,我那时也在天安门。
不得不说,司敬宇这些照片和言语,给了她很深的触动。
他是真的,比她以为的要懂她。
他一如既往地舍得在她身上花时间,尽管他很忙。
时间嘛,确实挤挤就有了。
一个男人爱不爱你,真的要看细节。
他百忙之中愿意为你挤出时间,说明你很重要,是他生命中不可或缺的存在。
不过,想归想,苏清竹还是没那么容易重新接受司敬宇。
她想看看,他能坚持多久。
把信件收好,苏清竹展开那张全国丧尸病毒覆盖地图。
上面密密麻麻全是各种颜色的圈,一眼扫过去,眼睛都花了。
苏清竹觉得这么看太费眼睛,想了想,拿出十张地图和十把剪刀,找她弟去了。
苏小弟以为他姐回来要休息,便没打扰他姐,拿着他姐带回来的特产出去找小伙伴分享了。
孩子们已经不羡慕苏小弟有个好姐姐了,因为别的村的小朋友现在非常羡慕他们有苏小弟这个朋友。
别的村的小朋友得了好吃的只会在家自己吃,吃完才跑出去跟小朋友炫耀,只有他们村的苏小弟,每次有什么好吃的都会拿出去和大家一起吃。
他们提起这事时,苏小弟挺着小肚子脆生生地说:“姐姐说了,要学会分享。”
孩子们听懂了,以后家里有好吃的,也会拿出去分享,虽然有时只能每人吃上一口,但大家都吃得很开心。
那一刻他们明白了,分享是件快乐的事。
村民们知道自家孩子经常吃苏家的贵重点心,有些过意不去,便时不时给苏家送些自家的菜、瓜果或山货。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是这样一点一点加深的。
苏清竹喜欢这个时代,除了生活节奏慢,还因为人际关系相对单纯。
不像后世,邻里都不认识。
苏清竹找过去的时候,她弟背靠着大树,一群孩子坐在他旁边,正笑嘻嘻吃着点心。
“姐姐!”眼尖的苏小弟猛地站起来,朝他姐跑过去。
其他小朋友让开路,也看向苏清竹。
苏清竹接住跑过来的小弟,抱起来亲了一口,还掂了掂。
小家伙终于有些压手了,虽不是自己养的,苏清竹还是觉得很有成就感。
她最宝贝的弟弟,正健康茁壮成长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