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难过、埋怨,说实话,这些情感体验我都曾真真切切感受过。很多时候我羡慕周边的同学们,羡慕他们周末回家有爸爸妈妈陪着。在那个时期最让我羡慕的还要数同学家长送来学校的那一煲煲冒着热气、香飘四溢的老火靓汤。广东人爱喝汤,认为汤滋补。由于在北方生活多年,很多广东人的习性表现在我身上的已经所剩无几了,唯独爱喝汤这个习性没能改变。我当时的同桌,几乎每天都要到守门的大叔那里取她妈妈拿过来的保温瓶,保温瓶里装的自然是香浓的汤。有时候,她妈妈放了汤在门卫处还要等她出来和她聊上几句。我们学校实行的是半军事化管理,也就是说除了周六日是不让学生们回家的。所以,像我同桌家长那样送汤的不在少数,但是能像她家长那样频繁的还是比较少的。同桌每回取了汤偶尔还会抱怨她母亲的不厌其烦,也会拿来和我分享。那时候,喝着同学家长煲的汤,我心里真的很不好受,暗地里也会埋怨父母。
那个时候的我,多想喝一碗妈妈亲手煲的汤。
有一次,我自己在家凭着记忆里妈妈煲汤的样子煲了排骨汤,拿着保温瓶装好带到学校,和同桌分享并且强调这是我妈妈做的,应该是虚荣心作祟,有点儿自欺欺人的感觉。其实,味道确实不怎么样,但是同桌没有说穿还喝得很开心夸我妈妈手艺好。还有一次,我往保温瓶里装了泡好的即食面带回了学校,不过这回儿我没有和别人分享,而是自己一个人吃。现在想想,那时的我是多么的孩子气啊!嫉妒别人的幸福,殊不知,每个家庭都会有自己独特的幸福。
那时年少,成长的路途,我总要学会一个人的生活。
高考的那几天,母亲终于从北京回来了。我内心是欢喜的,母亲张罗着要给我做好吃的,我是多想喝上一碗母亲做的汤。但是我家离学校太远,而我又是住校的,我不想母亲劳累,只好叫母亲别去学校了,等我考完所有的科目就回家享受大餐。我知道只要我开了口,母亲就会做到的。这些年,父母在我所有的物质要求上可以说是毫不吝啬的。但是如果非要母亲这么操劳,那就是我太任性了,我宁愿牺牲自己这小小的心愿。
当高考的第一场考试结束的时候,周围很多同学的脸上都写满懊悔,有的同学禁不住哭了起来,而我也清楚地知道自己的数学考试失手了,在这样一个关键时刻,任谁都不能淡定,我也一样害怕、慌张乃至不知所措。就在我要到饭堂打饭的我被同桌叫住,说母亲在校门口等我。我是多么开心地飞奔出去,时至今日,我仍然记得,当时母亲站在校园栅栏外等我的场景,那个最爱我的人,目光和煦,身型颀长,微笑的向我招手,我难以描述当时捧过保温瓶的心情。这些年我在外求学,多少个电话,多少的担心,多少的不舍,我知道父母深爱着我。有什么比得上家人的爱更让人幸福?那一刻,让我懂得自己和千千万万幸福家庭里的同龄人是一样的被爱着。因为有爱自己的家人所以我们是幸福的。最后母亲对我说了什么鼓励的话我已经记不清了,我只记得和母亲说再见转身时我就哭得泪流满面了,双手紧紧地捧着那盛满爱的保温瓶。而那汤的滋味,也成为我心底难以忘怀的记忆,陪我度过了接下来的一场又一场人生的大“考”小“考”。
现在,我还是孤身一人在广州求学,我们国家有数以万计的“留守儿童”,我相信我和他们一样经历过或者正在经历孤独、悲伤以及无奈。而我要感谢这段经历,因为它时刻提醒着我无论身在何处,总有一条名叫“爱”的绳索牵引着父母和我们。
时至今日,我都不能忘记那碗汤盛满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