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通他们此行西北任务已圆满完成,他们在这里随意游玩了一番便回到了花都。
耿老也知道晓通不喜功名,但还是坚持发给了他一个精制证件,这本证件是代表他们组织的一个标志。拥有这本证件可以要求各个部门配合他的工作,是极其有份量的一个身份证明。
晓通知道却之不恭,便收下这个证件。
耿老又与晓通大喝了一场,这也是他这个在别的高官眼中见上一面都难的人物,对晓通这个忘年交的特别沟通方式。
耿老的一句话就可以随便的改变一个人的一生,可偏偏晓通这个小子不买他的账,并没有什么事需要他的帮助,他却要很多事去求晓通帮助解决。
耿老感慨的对晓通说道:你小子也啥时候能让我老头子帮一回忙呢?
耿老,我这个人除了美色和修炼也无其它爱好,这两件事我自己都可解决,所以您老人家就别奢求我求您帮忙了!
这虽然是一句玩笑话,但也确是实情。
耿老也是无奈的笑笑道:晓通啊!你是国家的栋梁之才,对于世间的普通物质要求你也确实不屑一顾,等我老头子要是发现什么对你修炼有用的东西,一定第一时间送给你。
晓通从耿老的这句话里也听出了耿老对他的一片真心。
耿老,其实在完成你交待的任务的同时,我也得到了不少好处。所以说,我去做任务也是一种对自己的历练还能得到好处,您老也不亏欠于我。
这确实是实话,有时侯他去做一件很危险的事情,但这件事却也能为他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也应了那句富贵险中求的原理。
两个忘年之交以酒为媒,在一起畅所欲言,自是别有一番享受。
晓通回到养生馆,发现不二先生正坐在大堂内看《道德经》。
不二先生,这么认真在研究《道德经》。
万先生回来了,我也是闲来无事,比较喜欢这本书,所以平时都会细细揣摩里面的深意。
晓通问道:不二先生怎么看待这本干古奇书呢?
《道德经》是老子所着的哲学作品,以哲学意义之“道德”为纲宗,论述修身、治国、用兵、养生之道,而多以政治为旨归,乃所谓“内圣外王”之学。其中,“道”是天地万物之始,是万物生长的根源,而“德”则是“道”在人类社会中的体现。
在《道德经》中,老子强调了“无为而治”的思想,即不要过度干预自然规律,而是应该顺应自然,让万物自然而然地生长。这种思想与现代的可持续发展观念不谋而合,提醒我们在处理事务时,应该注重自然与人类的和谐共生。
此外,《道德经》还提出了“柔弱胜刚强”的观点,即柔弱的事物有时会战胜刚强的事物,这告诉我们在处理问题时,应该注重事物的内在本质,而不是单纯地看外表。同时,这也提醒我们在生活中,应该保持一种谦虚、低调的态度,不要过于自信和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