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契丹封赤峰王,奚人封承德王,立即刻玺。”
取出大印,杨倓亲自在国书上盖上皇帝之宝四个大字,并赏赐了诸位使者无数金银器皿,金银之类的江东十分稀缺,便由龙山寨出产的玻璃制品和高档陶瓷代替,还有无数匹精良布帛。
“陛下,臣深知辽东酷寒,江东人难以适应,便临时安排来护儿为辽东总督,并将占领的土地分为辽东省和乐浪省,由臣的属下暂时任命巡抚,不过只是权宜之计,还请陛下立即任命人员前往阶梯。”
李平话一出,刚才还十分自豪的众位大臣一个个看向别处,小手不住的摸着鼻子咳嗽,心道这哪是任命啊?这是流放,陛下可千万别看自己,看那个御史大夫,对就是他。
扫视一圈大臣,没有任何人出列主动请缨,既然此事都是李平负责的,便询问李平的意思。
为了不让人抓自己的把柄,李平推辞后朝诸位大臣一一拜请,也都被推辞过去,见无人想去李平这才说道。
“陛下,既然诸位大臣都无意前往,臣以为就让临时的官员转正吧,临行前臣也问过来护儿的意见,他说一切都听陛下您的调遣,绝无怨言。”
“好,来将军果真是为我大隋鞠躬尽瘁劳碌了一辈子,如此高龄都当仁不让,朕即刻下达诏书,并加封来老将军为燕王,食邑万户。”
提前盖好玉玺,杨倓让小李子即刻草拟诏书并快马加鞭的送往辽东。
至于那个自称燕王的高开道,谁管他呢。
至于为啥加封来护儿为燕王,这也是杨倓的一点点小心思,他虽然不是一个强大的帝王,但权衡之术从小就学习,新罗契丹之类的二字王乃是郡王,来护儿的燕王可是亲王,杨倓要的就是来护儿在辽东能够压他们一节,使这些番邦不至于用大隋的称号不服来护儿的管教。
就像你的领导能够命令你是因为你在这个公司,一旦你出了这个公司他就屁都不是,但你的领导若是职务和你平级你就根本不会惧怕他,新罗也好契丹也好,只要还认大隋这个公司,来护儿的名头比他们大他们就得听来护儿的。
朝会终于在午饭前商议完毕,小李子宣布退朝后李平等众多大臣离开才跟着离去,眼角忽的瞥见一个虬髯黑脸大汉,这人从始至终一直没说话,即便散朝也并没有与人为伍离去,根据他所站的位置应该是使臣之类的。
“李相,下官乃是窦建德部将刘黑闼,在此特地恭候您。”
李平这边在商议朝政的同时大兴城如今被改名长安城的皇宫内,登基为帝的李渊也在进行着朝会。
此地的朝服不同于江东这边,江东的朝服是吴服的改良版,与后世和服有着相似之处,或者说和服就是抄袭的吴服,而大唐官员所穿的官服乃是北朝一脉相承的服饰。
头戴平巾帻,身穿两档服,内里是红色右祍大袖服,内服和两档只到膝盖部分,下面是灰色的袴裙,脚上是翘头履。
李渊身穿帝王衮服身居龙椅之上,十二根冕旒将其面容隐去大半,看不清表情,日月星辰十二纹章齐聚一身,威严肃穆。
此次重大朝会盖因山西对突厥作战的连战连捷使得突厥退兵,关中的危机得以解除,但这一切的始作俑者却并没有参加朝会。
“长孙无忌,你是李世民的大舅哥,李世民为何还未回朝?”
李渊一动不动,威严的声音便从他口中传出,听不出任何色彩。
“启禀陛下,秦王返程途中感染疟疾,此时正在寻访名医救治,便让微臣先行回朝汇报喜讯,河北罗艺已经同意归顺我大唐,但需要赏赐其为燕郡王。”
长孙无忌毕恭毕敬的上前奏对,不敢有一丝怠慢。
众子之中李渊最看中的便是李世民,没有他就没有李唐如今的局面,可自从称帝后李渊愈发觉得李世民太过聪明,已经威胁到了太子的地位,这对他的统治没有半点益处,干弱支强只会让几兄弟自相残杀,所以李渊之后的军事行动都刻意的避开李世民,不让他担任主帅以攫取功勋。
只是说了些安抚的话语李渊便将话题转向函谷关与李密的战事,李建成的汇报让李渊眉头皱起,这不争气的太子机会摆在面前居然都无法掌握,简直能气死人。
最后李渊将目光看向已经出使突厥归来的刘文静,立此大功本来是好事,但一想到这刘文静和李世民走的太近李渊就烦躁不安,在得知西边与薛举战事的稳定,李道宗已经将薛举从扶风郡击退并赶到萧关之外,便让刘文静接替李道宗的职务,去防守萧关。
下朝后李建成和李元吉兄弟俩回到太子府邸,开始秘密谋划。
“哥,听说洛阳名医汇聚,那个李世民肯定是去了洛阳,咱们可以散布消息给李密,借他的手将其铲除。”
李元吉作战勇猛,但脑子不好,只能当个冲锋陷阵的将军,根本无法坐镇一方统领全军,此次李世民帮他解围不但不感激,反而想置之于死地。
“不妥,此举太过直白,是个人都能看出来是咱们干的,可不能让人抓住把柄,咱们得这样...”
李建成不是怕被人抓住把柄,而是怕事情不成李世民的清算,如今秦王府内聚集了一种能人,朝中也多有李世民的党羽,任何风吹草动都会动摇他的地位,决不能掉以轻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