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在介绍的时候,已经将手中的账册递到了马皇后的手中。
马皇后翻动着账册,看到里面的内容确实如朱元璋所说,一栏栏一项项记得格外清楚。
而且这账册里面记录的很详细,很多内容都与往常她所看到的账册不同。没有那些含含糊糊模棱两可的记述,所有的内容都精确扼要。
再加上那些形象的图形,让马皇后看过之后,立刻明白这某一个数据在当时的环境中属于什么水准,对比同年的其他时期有了多少的改变。
马皇后才是实际上掌管皇商的人,这些账目的记述方式,让她十分感兴趣。想要立刻将这种方法,用到皇商的记账上面。
于是便对朱元璋问道:“官家,这新的记账法可是户部哪位大才的杰作?”
“可否将这记账法,用到皇商的记账中去?”
听到马皇后提起户部,朱元璋冷哼了一声,颇有些嫌弃的说道。
“户部的那边全是废物,哪有这个脑子开发出如此简单明了的计算方法。”
马皇后听了之后对这个改变记账方法的人更加感兴趣。
随即问道:“那是谁发明的?”
这句话才问出口,马皇后就忽然想到一个人。
而此时朱元璋的口中也正说出了这个人的名字:“还能是谁?咱们的福州同知顾大人呗。”
马皇后对此啧啧称奇:“倒也能猜到是他,不过这个方法倒是很好用。”
“官家你看这里。”
皇后抬手指向了账册中的一处地方,又点了点前后的两行数字,对朱元璋说道。
“上面这几行数字所记录的内容,应该是大基建之中,百姓拆迁时所用的补偿开销。”
“这其中不但记录了拆迁的面积和补偿的房屋数量,还将拆迁涉及到的人数,也记录了下来。”
“而在这些数据记录中,我们能很容易的推测出,当地百姓拥有房屋数量的情况。”
“这若是放在以前,或是让其他的官员来记录。怕是只会大概描述一下补偿开销,最多再记一下房子数量。”
“而下面的这些数据,则是发放给百姓的福利。这些若是放在以前,肯定会合并在一起,那样很多官员就可以从中渔利。”
朱元璋点了点头,随后翻了几页,指着上面的数据道:“还有这些记得也很好,这都是福州的税收数据。”
“每一项都有出处,还有收税的时间,以及百姓交税时所用的粮食情况。”
“这些数字精准也就罢了,用点心都能做到,最重要的是,都让咱家能在这些数字中,精准的推测出,当地百姓的生活和劳作情况。”
“你看福州往年的情况,都是只记录了数字。而今年却增加了条款明细,咱家看了就知道,福州的很多百姓赚钱方式并非耕地而是务工。”
马皇后跟着点头,能在账册中看出百姓的生活状态,这账册确实是很用心了。
翻看到后面,朱元璋不由得叹了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