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胡惟庸,以后自有收拾他的时候。
百官们并不知道胡惟庸曾去过福州,不过从冯庆明的话中,自然也猜到了大概。
在他们看来,这件事简直太符合胡惟庸的性格了。上次胡惟庸弹劾顾良失败,而后自然要仔细调查顾良。
由此发现了顾良在福州积累的大量财富,如此逼着顾良站到他那边。这样一来,福州的钱自然任由胡惟庸拿捏。
不过众官员看到如今这场面,自然也猜到胡惟庸失败了。
而且,众官员从朱元璋的反应来看,也都猜出皇帝知道了这件事,全都意味深长的看向胡惟庸。
不过看热闹到还在其次,各路官员,也都想知道福州土地售卖如此高价的原因。这些才是关系到他们切身利益的事情。
因此也只是看了胡惟庸一眼,注意力便又转移到了冯庆明身上。
冯庆明面对朱元璋的问题,仔细思考了一下,才开口回答道。
“回陛下,土地价格的高低,是与当地地区,现在繁荣和未来发展前景相关的。”
“就好像京城是咱大明的都城,自然发展前景好。那么未来肯定会越来越繁荣,自然有人愿意花钱卖地,在京城做生意或者买房生活。”
“若是一个小城,未来发展有限。那么大家也就不会在那里买地,未来发展若是不好,岂不是什么生意都做不起来么。”
冯庆明似乎忽然想起了什么,跟着补充了一句:“我们顾良大人还有一句话,说是叫‘聚集效应’什么的。”
“说白了,就是哪里人多,哪里就越有发展。毕竟百姓都向往更好的生活,也会向那些,能给他们提供更好生活的城池聚拢。”
“为了让百姓过上更好的日子自然要大力建设城市,建设的钱就从卖土地的中进行规划。这也是为什么会上交给朝廷近半,剩余的银子还要继续留下的原因。”
“而我们福州之所以能将土地的价格卖的那么高,是因为商人相信顾良大人,相信福州的未来会发展的很好。”
“毕竟我们顾良大人之前就将清远县建设的很好,这是有目共睹的。”
众官员听过之后,全都恍然大悟。仔细回想了一下,确实越有发展的城市人也就越多。
或许这就是顾良说的那个什么效应吧,只是清远县到底什么样?
很多官员没见过福州,也不知道清远县。自然对冯庆明所说的这些没有形象的概念,于是出言询问道。
“冯庆明,你说的清远县和福州我们都没去过,看不到那边怎么建设。你给说的具体一点,到底建设什么?”
冯庆明听到这个问题也懵了,这问题超纲了呀。他哪知道顾良打算怎么建设福州。
冯庆明挠了挠头,只好直白的说道:“这个,我也不知道顾良大人打算怎么建设福州。”
那官员还有些不甘心,继续问道:“那你就说说,你们福州是如何建设起来的。你身为福州官员,这些你总看到了吧?”
“这个我知道。”
冯庆明是福州当地的官员,在那边呆了好些年了。顾良是怎么建设福州,他全都看在了眼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