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听后顿时一脸黑线,颇为不耐地对毛骧挥了挥手。
“就按这法子办吧,也不知道顾良怎么想出来的。”
不过毛骧却没有领命离去,而是依旧站在原地。
“陛下,属下还有事上报。”
“还什么事情?”
“是关于黄河泛滥的事。”
朱元璋再次叹了口气,这次的叹息中,明显包含了许多无奈。
黄河的问题在任何朝代,都是他们这些统治者最为头疼的问题之一。
天灾人祸,朱元璋自问对于人祸他还可以从容应对,但这种级别的天灾,他只能顺势而为。
毛骧迟迟等不到朱元璋的话,抬头看了一眼。
在朱元璋的脸上,毛骧看的满是无奈和惋惜。
无奈是人力有限,即便做了完全准备,黄河依旧无法彻底治理好。而惋惜,则应该是在感慨,那些生活在黄河流域的百姓。为他们即将面对的灾难,感到悲伤。
“陛下?”
朱元璋被毛骧的声音惊醒,看了毛骧道:“这事咱家已经知晓,方才张珣已经上奏过了。”
毛骧却是叹了口气道:“陛下,这次的黄河灾害怕是有所不同。”
“手下收到消息,今年的黄河两岸的情况十分的不乐观,万一爆发灾害的话,可能比以往更加严重。”
朱元璋听后依旧只是无力的点了点头。
汛期即将到来,黄河的情况已经刻不容缓。可是无论工部还是水利相关的那些衙门,都拿不出更好的方案。
如今他们所能做到的,只是不断的加固堤坝。或者将一些地势较低地区的百姓提早疏散。
为将来即将爆发的洪水,或者作为泄洪口做准备。
不过那些百姓,都是生于斯长于斯的当地之人。不到万不得已之际,谁也不希望抛弃家乡的土地房产,背井离乡逃难他处。
因此作为备选泄洪地区的长官,他们全都在据理力争,希望不要成为洪水的宣泄口。
脑子里想着这些,朱元璋的视线自然而然的落到了毛骧的身上。
看着毛骧风尘仆仆的样子,朱元璋忽然想到了福州。然后他突然灵机一动,对毛骧问道。
“毛骧,你说有没有可能,顾良在这方面会有什么好办法?”
毛骧被朱元璋问的一愣,他虽然常年在福州监视顾良,但福州并没有什么大江大河,因此也就没有看过顾良施展过这方面的手段。
因此,对于朱元璋的问题,他也不知该如何回答。
“关于这个问题……虽然顾良他在经济建设和福州建设中都表现得极为出色。而且还能练就一批精兵,剿匪杀敌也极为出色,甚至还能让铁船浮在水面上。”
“可是这也不能说明顾良,对于什么事情都会如此精通吧。”
朱元璋听着毛骧的对顾良的一系列夸赞,眉头渐渐皱起,这还不算样样精通?文武全才、想法独特而且常人难测……
看到朱元璋皱眉,毛骧立刻改口:“不过顾良的想法确实十分特别,不如属下去问询一下,再给陛下答复?”
朱元璋这才点点头。
对于治水这种事,从大禹那时起就是一个难题,将之完全寄与顾良一身,着实有些难为他了。
不过正如毛骧所说,知道脑子活,想法多,说不定就能给自己一个惊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