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刘文章将这件事情说得磕磕绊绊,但众人还是了解了事情的原委。
其他的官员听到之后,顿时一片哗然,感慨胡惟庸之狠毒。
朱元璋也是沉声说道:“胡爱卿,难道当时你真的没收到折子吗?”
胡惟庸顿时吓得冷汗直冒。
胡为庸早在刚刚,朱元璋派人去叫刘文章的时候,就已经在心中定下了计策。
在这些事情上面他负有全部的责任,因此胡惟庸没有打算,在这件事情上面做更多的狡辩。
而是准备将这件事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最好能再找出一件事情,吸引场上众人的注意力,他便可以就此脱身。为此他还向他的那些党羽打了眼色,要他们见机行事。
不过情急之下,倒是没有想到什么合适的事情。于是便只好先将这件事化小再说。
不得不说,胡惟庸虽为丞相,但却能屈能伸,仅此一点就比其他人强了不知多少倍。
面对众人质疑的眼神,胡惟庸脸上青一阵白一阵之后,向方克俭抱拳鞠躬行了一礼道。
“方大人,这件事确实是本官疏漏了。”
“非是本官刻意为之,只是黄河治理迫在眉睫,本官当时的确有许多事情需要处理。”
“这件事只是治理水患之中的一件微弱小事,因此才有所疏漏。还望方大人不要计较。”
这一下,朝廷上的众人全都有些惊讶。
平日里威风八面的胡惟庸,今日怎么如此和善。
不过能看到胡惟庸给人低头认错的场面,也是十分难得。
那些胡惟庸的党羽,此时全都帮衬着胡惟庸解释。
“黄河每日都有堤坝渗水,每段河道都需要清理加固,这件事也属实算不得紧要,忘记了也情有可原。”
“是啊,黄河水患如此严重,我看咱们还是讨论下如何应对才是。”
“陛下,诸位大人。如今黄河将要进入汛期,还有很多事要处理。”
朝堂上胡惟庸之外的人全都对此冷眼旁观,他们可还记得,就在刚刚,胡勇还与他们站在完全相反的立场上。
此时他们没有落井下石,就已经是对胡惟庸最大的仁慈了。
方克俭看到这些人一唱一和的帮胡惟庸脱罪,冷哼了一声道。
“下关可不觉得胡大人忘了这件事,如果胡大人忘了福州那封折子,为什么没往福州没派人去服徭役。”
“今日这事,明明就是你胡大人提起来的呀。”
没等胡惟庸狡辩,方克俭便揪住胡惟庸忘记折子这件事做文章。
“而且,每年七百万两的税银,关乎黄河流域堤坝修缮的几百上千民夫,事关如此重大的一份折子被你胡大人忘了。”
“如此可算是重大失职了吧。”
方克俭的话直击胡惟庸软肋,每一句话都让胡惟庸无可辩驳。
面对方克俭的质问,胡惟庸有些语塞。
而朝廷中那些不是胡惟庸党羽的官员,纷纷趁此发难,附和方克俭的话。
“没错,胡大人,你忘了福州的折子不要紧,可你这一忘,差点儿让朝廷每年至少损失七百万两银子。”
“王大人,你这么说不对。如今这件事不是也解决了么,我看胡大人这失职之罪还是从轻发落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