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海和叶涛,因为提前得到了自家外甥女的消息,所以此刻只淡定地饮茶,很能端得住。
轩辕熙任由她们探讨了几分钟,然后便拍拍手,待众人再次安静下来后,她将视线定格在宗亲那边。
态度恭敬地说道:“荣亲老王爷,母皇如今这情形,后续该如何做,作为皇室之中辈分最高、最德高望重的长者,请您指点指点我们这群小辈。”
一瞬间,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到了荣亲老王爷身上,她抬眼瞧了瞧轩辕熙,又环视一圈,将众人脸上的神色全都看在眼里。
心知到了这个地步,一切都已经心知肚明了,只不过率先开口的人,是她而已。
深深叹了一口气,老王爷这才说道:“陛下这情况,我们宗室深表痛心。”
“但是,国,不可一日无君,女皇既已如此,那推举出新君之事,便迫在眉睫。”
有人开了口,登时诸位大臣便嚷嚷起来。
推举二皇女的,是以丞相为首的势力。
推举三皇女的,是以内阁首辅为首的官员。
推举四皇女的,则是骠骑大将军的手下。
各位皇女的外家据理力争,吵的面红耳赤,你夸一句优点,我就怼一个弊病,总之,谁也不服谁。
当然,吵嚷的那些都是底下人,真正大佬级别的,都安稳地坐着喝茶,事不关己的模样,仿佛一点儿也不着急。
皇甫安听到大臣说她体弱活不活三十,短命之人不能继承皇位时,脸都黑了。
至于皇甫清和皇甫辰,一个被说是书生意气、太过软弱,一个是冲动莽夫、难当大任,二人脸色也不好看。
全程只有太女一派的人,淡定自若,安静地看戏。
觑见皇甫安脸黑的都能滴出墨来的模样,轩辕熙心中忍不住嗤笑,让你装病,瞧,反噬了吧!
皇甫安也很无奈,毕竟前段时间她才请过太医,这会子突然说自己身体好了,岂不是明晃晃地告诉别人她是在装病呢吗?
原本按计划,她应该是母皇找一个神医,经过半年的调养,然后她便痊愈了。
可现在,母皇神智不清,仅凭她一人,还真的不太好运作。
静静欣赏破坏者的气急败坏,过了半刻钟,轩辕熙终于烦了底下那群人的吵吵嚷嚷,她再次拍手,让众人安静。
“这里是御书房,不是菜市场,诸位大臣如此喧闹,成何体统?”
待众人或立或坐,但全都平静下来后,轩辕熙这才看向老王爷说道:“您老说说话,这么吵下去,像什么样子。”
荣亲老王爷上下打量了一番轩辕熙,忽然想起前些日子她去街上闲逛,偶尔碰见这位太女殿下,一番深刻交谈后,便知这人是真正的帝王之才。
那时她便觉得,这位太女殿下不仅有雄韬伟略,更有一颗爱民如子的心,具有明君之像,为了碧云国有这么一位太女,感到欣慰不已。
想到这里,老王爷忽而下定了决心,反正对方本就是太女殿下,皇帝退位,太女登基,这本就是合情合理之事。
于是,她便在众人的注视中,神情严肃地看向一直当背景板的赵嬷嬷说道:“赵嬷嬷,你一直跟在陛下身边伺候,陛下她可有留下什么圣旨之类的东西,指示她百年后由哪位皇女上位?”
在众人目光如炬、以及皇甫安的殷切期盼下,赵嬷嬷上前两步,低头回答道:“陛下未曾告知奴婢圣旨一事。”
没有圣旨!
众位大臣听了不但不失望,反而很是兴奋,因为这说明自己支持的皇女,上位机会更大了几分。
因为女皇的刻意遮掩,除了二皇女一派的人,皆认为陛下最看中的继承人是太女殿下。
此时没了圣旨,那她们便可以挑着刺,阻拦太女上位!
不管群臣心思各异,老王爷又转头看向丞相、首辅和镇国大将军等一品以上的几位重臣,说道:“宗室这边陛下也没有给过任何旨意,不知几位大人可收到过陛下的指示?”
被点名的几人,纷纷摇头。
老王爷又强调一遍,道:“今日诸位都言没有圣旨,那么日后,无论什么情况、无论圣旨真假,我宗室这边都是不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