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在郑国就可以吗?你不怕郑皇打死你?”霓裳问道。
秦朗点头道:“所以下一步就是让郑容登基,她自己就是郑皇,还有谁能管得了她?”
霓裳一想,还真是这么个道理。
同时娶三人,也就没有先后之分。
郑容觉得很欣慰,虽然发现自己有了孩子时心情一度十分慌乱和糟糕,但是现在反而平静了下来,心想只要有秦朗在身边,那么她就可以安心的站在他的身后。
秦朗对郑容说道:“郑国那边,就交给你去安排布置了。”
“如果你爹不肯让你登基,你不要着急,我有办法。”
郑容点点头,一切都听从秦朗的安排。
在宫城里过了一夜,第二天朝会的时候,文武百官发现队列里多了一个不认识的年轻人。
于是众臣相互交流打探,想知道这个年轻人是谁。
大家都纷纷摇头,不认得秦朗是什么人,有的人向守殿的武士打听,但是毫无例外得到的回答都是三个字:不知道。
随着净鞭三响,魏武拉着一张驴脸迈着方步走了出来,众臣们才安静下来,山呼万岁。
在龙椅上坐定,魏武扫视了一圈,目光落在了站在众臣最末尾的秦朗身上。
昨天他和隆庆离开后,专门探讨了一番关于秦朗、秦朗师门三本道,还有秦朗在南阳所做的一切。
经过试验,大炮工艺是没有问题的,已经制成的大炮可以轻松发射炮弹打击二里之外的目标,然而效果惊人,真如天降神雷。
隆庆也证实了南阳的经济非常好,十多年来南阳首次上交赋税。
所有劳役、田赋和商税等全部折成银两,总额逼近五十万两。
要知道魏国一年的总税收才几百万两,南阳一个郡就五十万,远超其他州府。
南阳的状况也非常稳定,现在新年郡情咨文已经录成文字摆到了魏武的案头,魏武每天都要看一遍秦朗新年那天吹下的牛逼。
什么免费上学,什么免费养老,还有免费看病。
要是魏国各郡都这样,那魏武真就不用打了,各国的百姓都疯了一样往南阳跑。
虽然秦朗说的这些有吹的嫌疑,但是目前来看做得还挺好,吹出来的牛逼也都做到了。
那么今天秦朗的述职,主要基调就定在了南阳一年的成绩上,今天的朝会也主要是这个目的。
一方面把秦朗这位后起之秀介绍给群臣,另一方面要把南阳的成绩拿出来,让大家看看这官应该怎么当才对。
一个近几荒芜的废弃之地,一年就能焕发生机,如果群臣个个都能像秦朗一样,大魏还愁什么,三年就能平定天下了吧?
魏武刚想要说这件事,不防群臣中一位大臣启奏道:“陛下,臣有本奏。”
魏武定睛一看,原来是御史台的御史张青。
“张御史有话请讲。”
御史言官,是朝廷用来监督百官的眼睛,御史有风闻奏事的权利,就是这件事不需要亲眼看见发生,听说了有这么一回事,就可以在朝堂上提出来。
至于到底有没有,朝廷自然会去查,但是如果听到有事情不合朝廷体制而不奏,那就是御史的责任了。
所以张青有事要启奏,那是一定要让人说话的。
张青把笏板举到面前,念道:“臣闻南阳郡守秦朗,私藏甲兵,勾结敌国,有意谋反,请下旨彻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