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专门养出来吃肉的鸡,一个半月即可出栏宰杀,也有专门养出来下蛋的鸡,每天会产出许多鸡蛋。”
“还有专门生小鸡的鸡,这些鸡生出来的鸡,又可以分成肉食鸡和蛋鸡两种。”
“如此循环,就会有无数的鸡卖入市场。”
隆庆有些不敢置信:“一个半月就可以宰杀?那还是个鸡雏吧?”
秦朗笑笑:“这里面当然还有秘术,不过咱们已经把鱼粉解决掉了,鱼粉创造了超出本身无数倍的价值。”
“其中鱼油一两堪比黄金,鱼粉制成的饲料可以让鸡快速长大。”
“而切割出来的鱼肉又卖到了十八文,远远超过这条鱼本身的价值。”
“综合来看,鱼的全身都没有浪费,每一小块都利用到了极致,自然会创造更多的价值。”
秦朗端起鱼盆,把鲜美的鱼汤倒入碗中,大口吃起米饭来。
关于价值论的话题,也算是告一段落。听到这番高论的人反应各不相同。
驿馆的王三觉得秦大人说得有点玄,太多东西超出了他的认知,因此觉得秦朗不过是吹牛而已。
还一个半月就能出栏的肉食鸡,这分明是没有养过鸡的文人们幻想出来的东西,小鸡生长很慢,一个半月也就刚刚长出尾羽,怎么可能卖入市场呢?
听得半懂不懂的张何,觉得也许有些东西是有道理的,有些秘术也说不定可以让鸡快速生长,但是想当然的东西应该很多。
张何觉得秦朗有点吹,落到实处未必就如说的那样。
只有隆庆最相信秦朗的话,因为他见证了太多不可思议的东西,如果秦朗说鱼油的价格堪比黄金,那么不用怀疑,一定可以卖出这个价格,甚至可以更高。
对于秦朗所说的“价值论”,隆庆理解得更深了一层,他觉得,价值论的根源,其实在于对“物”的细分。
就像秦朗说到的鱼油,这种东西根本没有人专门进行研究,自然也不知道它的功效。
有许多肉眼看不到的东西,其实是很珍贵的,只有先了解了这些东西的用处,才能变废为宝。
比如毫不值钱的烟石,绿矾石,这些东西经过焚烧,就能生出另外一种能令稻田增产的肥料,如果不是对物的细分,是没办法窥透其中奥妙的。
刚才秦朗说到关于鱼的价值论,其实同样有“细分”这一处理规则贯穿其中。
鱼分成鳞、皮、肉、骨、油、内脏,然后每一部分各有各的妙用,只有先通过观察,确定了这些肉眼不可见的“宝药”会起什么作用,才能确定鳞、皮、肉、骨、油该如何处理。
如果按照这个“细分”的规则和“价值论”去看待万事万物,自然会发现无数的奥秘。
不过前提是掌握“观察”的方法,并且能够“观察”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