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及到行业,会加考一两样,比如算术,还有星象术。
但是大多数人,只要不是家族传承,所习的都是儒家经典。
所以张何信心满满,谈到经典,他有足够的信心,随便问几句夫子的微言大义,想必这个小仆役就没办法回答了。
但是这个仆役的回答再一次出乎了张何的意料。
“禀大人,在下所学的是物理和化学,数学也学过一些,但是没有物理和化学学得好。”
这个回答再次把张何拉回到了他未知的领域。
“物理?化学?这是何家经典?”
如果说春秋、尚书、易、左传等等这些儒家经典,张何完全可以信手拈来,可是“物理”?这是何人所着,张何完全没听过。
只听那个仆役回答道:“物理,即格物致知之理也。是南阳学校所授。”
张何一听“格物致知”这个词,顿时一惊。
因为这个词的意思是穷究事物的道理,出自《礼记·大学》:“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
《礼记》可是张何非常擅长的一部经典啊。而且格物致知是儒家思想的一个重要概念,是专门研究“物之理”的学科,更是三纲八目中“八目”之基石,只不过后来失传了。
现在这个词从一个仆役的嘴里说出来,而且听他说的意思居然还学得不错,这让张何怎么能不激动?
“你能将开篇背诵一下吗?”
张何想知道仆役所学的“物理”是否就是儒家丢失的经典绝学,让他试着背诵开篇来作判断。
仆役答道:“有何不可?请大人试听之。”
“象数理气征几论,为物不二之至理,隐不可见,质皆气也。征其端几,不离象数。彼扫器言道,离费穷隐者,偏权也,日月星辰,天县象数如此,官肢经络,天之表人身也如此。”
这段话大致的意思就是:事物的道理和规律是隐藏在现象背后的,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但它又确实存在。
我们要想认识它,只能从现象入手,通过分析和研究现象的变化来掌握它。那些只关注表面现象而不深入研究的人,是无法真正掌握事物的道理的。
就像天体和人体的运行一样,虽然看起来复杂多变,但其实背后都有着一套固定的规律和原理在支配着它们。
张何越听越觉得象,这难道不是儒家失传已久的物理?怎么会被一个仆役学去?听他说是南阳学校所授,莫非南阳藏有一位隐世大儒?
一想到这里,张何就更加激动了,如果真能让失传的经典回归儒家,自己的功劳必将记录在经典之上,千秋万世随经典流传。
这可是比起生灭更替的王朝更加牛逼啊!
不过他想归想,并没有那么冲动,还想从这名仆役的口中了解到更多。
于是接着问道:“那么学会了这物理,你又有何感悟啊?”
仆役说道:“感悟不少,以前从来不知道物与物间都有至理,这些至理看不见摸不到,却能使万物在规则中运行,而掌握了这个规律,我们不但可以知道如何做,还知道为何会如此做。”
啪啪啪……张何忍不住拍手喝采,这仆役朗朗而谈,分明是一个饱学的儒生,哪里像是仆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