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自己就带着一个小不点学徒,这些充任医生的护卫也都可以带学徒。
在这个时代,有一句话很有名,叫不为良相,便为良医。所以医生的职业是很受人尊敬的。
但是同样,医生的门槛也很高,如果不是医学世家,那么至少要识文断字,并且对于道家的经典有一些了解,同时还要年轻,这样才能记得住成百上千种不同的药名、药性。
所以一个医生学徒,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但是魏氏医馆招学徒,可不是按这套体系去做的,如果这么搞的话,再有五年也培养不出十个学徒来。
秦朗哪有那么多时间耗在医馆上呢,他招学徒的目的就是开一个速成班,把常见的几种疾病症状介绍清楚,让学徒记熟记牢,只要通过几个基本的问诊手法,基本就能确定。
然后就是对症施治了,主要的用药就是消炎药或者广谱抗生素。
而且秦朗规定了,凡是魏氏医馆学徒出去治病的,收费一概三文。如果有多收的,立刻逐出师门。
剩下的时间,秦朗就教段小狸识字,每天教她背二十个字,等到她认字认得差不多了,就把医学院的教材一股脑丢给她,让她自学成材。
魏氏医馆开业当天,不说冷冷清清吧,只能说门可罗雀。没几个百姓来看病。
魏氏医馆招学徒,也没有几个人报名。别家医馆招学徒,都要识字的,要年纪小的。所以城南的百姓不想把自家孩子送到魏氏医馆当学徒,怕学不到东西反倒耽误读书。
所以招来的学徒,全都是二三十岁,甚至还有三四十岁的。
秦朗对于这些人也是一概不拒,有一个算一个,全都收进来,安排学徒考试。
用秦朗的话来说,这叫逢进必考。
考试的内容也不难,就是给他们讲一些病例的情况,让他们默记在心,然后过一段时间之后,提出一些问题让他们回答。
凡是能来当学徒的,都有一股认真的劲头,所以第一批学徒一共十八个,全部合格。
接下来就是让他们学一些简单的字,至少做到能读会写,这个大部分学徒都没问题,四五个字认得不太多的也没关系,有一两个月的突击学习就差不多了。
每天医馆定时开饭,学徒们就是为了能吃上一口饱饭,也是拼命的学,恨不得把自己脑袋劈开把知识直接灌进去。
在教字的时候,也同时在教医疗知识。
秦朗这种集训方式的带学徒,目的就是培养一批赤脚医生。
都是城南的佃户、穷苦百姓,大家都是衣不蔽体食不果腹,如果真的像其他医馆医生那样一本正经的开药方,大多数百姓都治不起,也不想治。
但是赤脚医生则不同,更何况秦朗已经定下了规矩,学徒看病只能收三文钱。这样一来,至少大多数百姓都能看得起病了。
秦朗教的医疗知识就是一本小册子,包含了极为常见的内、外、皮肤科、妇科儿科和药物使用。
小册子里记载了常见病的各种症状和体征,只要背熟了,就可以按图索骥,按方抓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