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朗除了讲课之外,还利用闲暇的时间,设计了两套衣服,一套是魏氏医馆的病人制服,还有一套则是魏氏学院的学生制服。
有意思的是,秦朗在设计之初,就没有考虑给魏氏医馆的医生设计制服,也没有考虑给魏氏学院的老师设计制服。
这两套制服做出来也需要耗费很大的功夫,除了对穿着的人要进行尺寸测量之外,还要对剪裁,用料等等工艺进行把关。
设计这两套制服,花费了秦朗很多精力,但是当这两套制服穿上之后,显示出来的效果却令人惊叹。
在这个普通人家的衣服还都是补丁摞补丁,颜色深浅不一,布料厚薄也不一的年代,秦朗搞出了一套颜色鲜明,用料厚实,经久耐穿的制服,一经推出,就受到了广大学员的欢迎。
许多人都搞不懂,这个魏氏学院每年的收费,每个学员只要二十文,可居然每人发了一套制服,这套制服的造价,就已经远远超过了二十文。
在段小狸和孙大柱这些医馆学徒的眼中,秦朗无论做什么买卖,都注定是要赔钱的,果然,魏氏学院的学费刚收完两天,秦朗转手就花出去了。
但是效果是真的好,因为穿着同样的衣服,让学员更加有了凝聚力,对魏氏学院有着十分强烈的归属感。
这些学员,走在街上的时候甚至都舍不得脱下校服,当穿着同样校服的同学在外面受了什么委屈,或者受了欺负,学员们往往会一拥而上打抱不平。
这种变化,从整个魏州的角度来看,并不明显,但是,它是实实在在正在发生的,魏州,已经在向隆庆设想的那个方向缓慢蜕变。
魏州同样也少不了乡绅,只不过数量不多,而且经过李榷十几年的搜刮,这些乡绅也都逐渐陷入了困境。
周家就是这样一个没落中的乡绅。
因为李榷的陷害,导致周家背上了侵夺军需的罪名。
这个罪名可大可小,本来就是为了方便李榷拿捏周家的一个手段,但是这个罪名带给周家的伤害显然很大。
至少周家的小公子周绍祖就因为这个罪名而无法考取功名。
这对周家是一个非常沉重的打击,周老爷子连病带气的去世了,只剩下了周老夫人,周子安夫妇和幼子周绍祖。
经过牢狱之灾,周家的资产已经缩水到了不足原来的二十分之一,昔日祖先留下的田产,也都变卖干净,就连三进的祖宅,也都变卖了。周家一家三代在城南租了一间极小的房子,过着简朴而拘谨的生活。
魏氏学院开业的时候,周绍祖并没有去,他早就对自己丧失了信心,因为侵夺军需的罪名,他已经终生不能参加科举,所以对于学习,也就没有了原本那么上心。
可是随着魏氏学院学员们穿着统一的制服在城南大街小巷中随处可见,周绍祖羡慕了。
他也想像同龄人一样进入学堂读书,于是打听到了魏氏学院的学费十分低廉,就回家去要求父母。
“娘,真的只需要二十文,还有院服穿呢。”
尽管周绍祖的娘不太相信真的只要二十文这么少就可以入学,但是想到周绍祖已经无法再考取功名,如果不让他去读书的话,连个生活技能都没有,就勉强同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