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魏州城其他地方对医馆并没有什么好印象,因为看病便宜,让人觉得是骗子,再加上用药也是非常随意,许多人觉得不过尔尔。
只有城北的宋大夫知道魏氏医馆并不简单,自己上门踢馆反被踢,至今还记忆犹新。
在魏氏学院里医学专科学生,出来后全都送到医馆里去实习,跟着师兄们出诊,走遍魏州的每个角落。
这也导致魏州形成了两种截然不同的风景。
在学院学习的学生,大多数都是城南贫苦人家的孩子,而城北和城西城东的私塾里,都是家境比较优渥的孩子。
学院的学生经常走入百姓家中,为他们解决实际难题,比如医学专科的学生会跟着医馆的医生跋山涉水去行医。
而工学专科的学生则会与木匠、铁匠组成一个小圈子,由学院出钱,资助他们,鼓励他们研究新事物,新工具。
商学专科同样不是空学理论,而是在秦朗的安排下,进入魏氏行会,为将来的金融行业打好基础。
反观城北城西和城东,私塾中教授的仍然是圣人言论,研究的都是夫子微言大义,私塾里出来的学生走路都是鼻孔朝天的,对于低层人不屑一顾。
秦朗找了个闲暇的时间,拉着隆庆出门。
“公子,你稍稍打扮一下,不要让李榷那个家伙认出来就行了,咱们出去走走。”
隆庆有点愣神,他正在全力准备明天的讲义,要为商学专科的学生们做课前准备,不知道秦朗拉他上街有什么事情。
“秦师,外面天气也挺热的吧,出门走一会儿就觉得汗流浃背,出去干嘛?”
秦朗说道:“你不是一直在问咱们的大本营计划进行得怎么样了吗?现在有了一个初步的气象,公子可以去看看。”
隆庆一听立刻来了精神,找了一顶破草帽戴在头上,穿了一件破短褂,就跟着秦朗上街了。
城南仍然到处都是茅草房,而且非常拥挤,街道上污水横流,充斥着垃圾的臭味。
隆庆尽管已经在这种环境里住了半年,仍然十分不适应,捏着鼻子说道:“秦师让我出来看的不会就是这些垃圾吧?”
秦朗却不以为意,现在还没有开始发动,城南保持着原来的样子很正常,一旦推动建设,立刻就是翻天覆地的变化。
隆庆只知道看这些表象,还没有学会看到隐藏在表象后面的本质啊。
走了不远,就是个胡同,胡同口挂着一块肮脏的木牌,上面写着四个大字:匠人工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