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希特勒在贝格勃劳酒馆成功发动暴动之时,在慕尼黑的其他地方,也发生了同样的事情。
“让我们一起为了理想而奋斗吧,魏玛政府必须为他们的行为付出代价,德国人民终究要清算这些卖国贼,迎来真正的自由。”
在伊萨尔河彼岸的罗文布劳酒馆,罗姆拿着手枪挥舞,嘴里大声呼喊着。
这里聚集了两千余名“战斗同盟”的成员和冲锋队成员,他们皆是极端的民族主义者,在罗姆的号召下,他们大声呐喊。
作为对这位激情澎湃的冲锋队队长的回应,这些极端民主主义者举起手里的武器,不断叫嚷着“清算那些罪人”,“德意志将从巴伐利亚崛起”等等之类的口号。
观众的情绪也感染了罗姆,这是一种互动,于是在得到回应后,他继续喊道:
“我们必须复仇,对卖国者和剥削人民的蠢贼进行报复,他们是一切苦难的根源,我们必须为那些因为饥饿和寒冷而死去的同胞讨要公道,我们要牢记仇恨,直到把他们全部清算干净。”
罗姆在高喊着,他站在桌子上,因为情绪激动,本就带着伤痕的脸,显得格外狰狞恐怖。
而下面的支持者,却并不害怕他,反而用高昂的情绪随声附和,他们支持罗姆,甚至有人希望立刻采取行动,去把那些“坏人”抓捕起来,然后进行公开审判。
与罗姆的激情澎湃不同,因为黄疸病还未痊愈,埃塞强撑着,站在讲台上。
他原本计划打着旗帜穿过通道,然后宣布“革命”开始,但是现在计划有变,他不清楚作为“主战场”的贝格勃劳酒馆是什么情况,他必须等待希特勒的消息,才能决定下一步的行动。
好在,8点40分时,贝格勃劳酒馆打来一通简短的电话。
“已安全执行!”
这是暗语,说明希特勒那边已经控制住了局势,并且取得了成功。
首先得到消息的罗姆走上讲台,打断了正在“鼓舞士气”的埃塞,这让埃塞愣了一下。
因为按照计划,应该是自己宣布“革命”,但是很显然,罗姆准备抢过他的风头。
从罗姆的表情中,埃塞就知道希特勒已经成功了,此时他需要宣布“革命”,但是罗姆有意“自己来”。
虽然有些不满,但是埃塞还是让出了位置,毕竟这个上尉,握着“暴动”的主要力量。
“我刚刚收到消息,冯.卡尔政权已经被废弃,阿道夫.希特勒已经宣布,将在全国进行革命。
包括冯.卡尔委员,洛索夫将军和赛塞尔局长在内,大多数巴伐利亚官员都支持这次革命,鲁登道夫将军将建立一支国民军,从巴伐利亚出发,向柏林挺进,推翻艾伯特政府,建立一个全新的德意志。
所以现在我宣布,这场革命,正式开始。”
罗姆宣布了革命开始的消息,这让台下爆发出山呼海啸般的欢呼声,乐队奏起爱国歌曲,所有人都在跟着演唱,国防军的士兵甚至摘下共和国帽徽,然后跳上桌子,笑着载歌载舞。
仿佛他们已经赢得胜利了一样。
喧嚣和混乱持续了好长一段时间,等到人们的情绪稍加降温,罗姆便宣布,所有人跟上他,前往贝格勃劳酒店,与希特勒“会师”。
人们是在一片混乱中涌出酒店的,他们争先恐后,仿佛一群发疯的猛兽。
这种混乱持续了好一阵子,罗姆和埃塞用尽全力才避免出现踩踏事故,如果不是他们脸上洋溢着笑容和亢奋,别人还以为这里发生了火灾。
然而队伍刚刚出发没一会儿,一辆摩托车就冲到他们面前,阻截了队伍。
“这是希特勒先生交给您的。”
驾驶员从车上跳下,直奔队伍前端的罗姆,把一封信交到他手上。
罗姆用略带诧异的表情打开信,发现的确是希特勒的笔迹,在阅读全文后,他迅速变得亢奋起来。
信上说,希特勒已经完全控制住了局势,所有巴伐利亚当局的高官,都在掌控之中。
所以希特勒要求罗姆,迅速带领队伍前往慕尼黑大学,将革命的消息告诉大学生们,同时占领施恩弗尔德大街的洛索夫将军司令部。
与此同时,冲锋队前往圣.安娜广场,取出藏在教堂地下室的三千支步枪,并在吉欣布置阵地。
只需要让“奥贝兰联盟”的成员前往贝格勃劳酒馆即可。
如果按照信上说的布置,那么就代表,这场“革命”已经成功了一半,事情比他们预想的更加顺利。
希特勒不需要支援,所以加快了部署,他们将要在最短的时间内,占领整个慕尼黑。
罗姆感到很振奋,他迅速按照希特勒的布置调整队伍,于是乱哄哄的一大群人,开始按照新的命令重新集合,然后分路出发。
当罗姆带着一支乐队,在大街上敲敲打打时,一名兴奋的年轻人打着德意志帝国旗帜,高呼民族主义口号,来到他的身边。
罗姆对这个年轻人很感兴趣,于是问了他叫什么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