刨掉成本,最多赚180块钱/只,还是最理想的情况。
比起养羊的利润,低太多了。
但也不是说,没有提高利润的方法。
有一个成语叫杀鸡取卵,是说为了得到鸡蛋,不惜把鸡杀了,比喻贪图眼前的好处,丝毫不顾及长远利益。
唐银自己造了一个成语,叫杀鹅取肝,意思差不多。
只是为了获取鹅肝的话,何必把鹅杀掉呢?要是能够让鹅源源不断地产出肝脏,那么成本不是就可以无限分摊,大大降低了吗?
这话要是当众说,难免会招来嘲笑:哪有什么动物能源源不断地长出肝脏,难道是普罗米修斯吗?
但唐银还真的想起来一种看似不起眼的动物。
海参。
没错,就是那种生长在海里,长得跟虫子似的男足御用补品——海参。
海参连眼睛都没有,浑身肉乎乎的,人畜无害,像这样的“傻白甜”为什么能在恶邻环伺的深海里存活到现在?
那是因为它有一种神奇的功能:排脏。
海参在动物分类上属于棘皮动物门,具有很强的再生能力。当它遇到危险时,它会排出自己的内脏让敌人吃掉,而自身则借助反冲力,逃得无影无踪。被排出体外的内脏会在几周的时间里再生,这种功能就叫做排脏功能。
所以唐银的想法是,如果能把海参身上关于再生和排脏的词条批量提取出来,施加在朗德鹅身上,那鹅不也就可以多次产出内脏了吗?
当然也包括鹅肝。
就按朗德鹅寿命20年,内脏一个月再生一次来计算,那么一只鹅终其一生大概可以产出230块鹅肝以上,利润直接翻了200多倍。
这样养鹅,才有赚头嘛!
打定了主意,唐银立刻出发,前往淞城最大的海鲜市场。
海鲜市场里面包罗万象,有不少渔民将新鲜捕捞上来的海产品摆摊出售,其中当然也包括海参。
因为海参体内有自溶酶的关系,在它离开海水六七个小时以后,就会彻底化成一滩胶水一样的东西。所以海参捕捞上岸以后,渔民们一般会直接开膛煮熟,然后再拿盐腌,加工成市面上常见的干海参或者即食海参。
但这并不妨碍,还是有一部分人爱买活海参回去自己做着吃。
唐银挨个从卖海参的摊子跟前路过,看着贴在养殖箱子上面的标价,直嘬牙花子。
活体海参一只至少也要50块钱。要是那些品种好的,价格直接上天,几千块钱一只的都有。
这也太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