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和殿。
“退朝吧。”
端玄皇帝疲惫地罢了罢手。
郑显立即明白,甩着拂尘尖声喊道:“退朝——”
徐定安与容辞行了礼之后,转身走得极快。
徐定安快踏出殿门时,端玄皇帝还是忍不住喊了声:“遣之,你留一下。”
众位官员神色各异,但都不敢多言。
皇帝的脾气一日比一日差,谁也不敢触霉头。
徐定安闻言转身回到殿上躬身稽首:“陛下有何吩咐?”
眼神始终没有落在皇帝身上。
“你陪朕走走吧。”皇帝无声轻叹,头微微作痛。
“是,陛下。”
二人一前一后往御花园走去,郑显不远不近地跟着。
此时各色菊花开得正好。
一路无话。
走到那片枯败的莲花池前,皇帝顿足。
“你可还在怪朕?”他问的是和亲的事。
徐定安此时并未惶恐行礼,只是站着不动,淡淡应道:“臣不敢。”
皇帝侧目看了他一眼。
相识多年,他们将彼此的脾性摸得一清二楚,皇帝知道,这位手足此时这般淡然,不是气恼,也不是不敬。
是失望。
他的目光落在涟漪泛开的湖面上,思绪回到从前。
皇帝以为自己与徐定安各方面都十分相似,所以幼时才得以成为挚友。
可长大后,才发现二人太多地方不同了。
他以前也见过徐定安脸上出现过这种神情。
那时他从西关回来之后,带回一个女子。
据他所言,这个女子的家族对徐家有恩,她会成为遣之的妾。
可遣之很不满。
他不太明白,赵梦娴家世尚可,容貌也不差,纳她为妾,最合适不过,遣之为何不满。
遣之只说:“我和阿挽两人便很好。”
他纳了许多嫔妃,也觉得女人那是越多越好。
这是他对徐定安不解其一。
随着徐家三个女儿渐渐长大,皇帝开始明里暗里劝徐定安再起纳妾的心思,让他再生个儿子,传家自是要有儿子才圆满。
这话他是在徐家的院子里跟遣之说的,可遣之只是顾着陪小女儿玩,抽空回他的话。
“女儿便很好。”
这是他对徐定安不解其二。
其三,就是这次的和亲事宜。
为了嫁个女儿的事,遣之作为臣子,竟公然反驳皇帝,他有很多子女,这次也难得的替遣之考虑了。
和亲只嫁一个女儿,又不是三个。
女儿迟早是要嫁的,为了一个女儿和徐家日后的荣光过不去,这令他十分不解。
念及此,皇帝的态度还是软了两分。
他已经老了,旧年交好的朋友少之又少,死的死,病的病,退的退。
现在还能站在他身边的就只有徐定安了。
“遣之,你不必过于忧心,朕会派多位女官和侍卫随嫁,定然不会让颜儿在那边受半点委屈。”
这是他能给的最大的让步了。
徐定安仍旧不咸不淡,拱手谢恩。
并未多说什么。
皇帝瞧着很是无奈,又不能帝王之威强压他与自己交心。
徐定安走后,皇帝便独自一人坐在凉亭中,垂首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