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芫眼看周家军等人越走越远了,道:“我说我的好二叔二婶啊,赶紧商量,咱们还要赶路呢,等跟丢了周家军找不到北境,咱们一家真要成流民了。”
苏仲韬就看木氏,“你说吧,你到底想怎样?”
木鸿忙道:“娘,咱们也去北境吧,听说北境对去过去定居的百姓挺好的,有很多政策倾向,去了那边,爹一样能靠着手艺吃饭。”
大家都等着木氏的回答。
苏阿奶觉得木氏要是不愿意一起生活,分开就分开,她还有其他子女子孙呢。
木氏微低着脑袋,眼神掠过大家的身影,嗫嚅道:“那就听阿鸿的。”
她确实没脸闹了。
儿子也不站在自己这边。
她可太委屈了。
她看向苏阿奶;“娘,我,我就是担心以后的日子,不是故意要吵的。娘您别生气。”
“随你吧。”苏阿奶撂下一句,沉着脸回去坐上了骡子,心情非常不爽快,合着她还得求着木氏让她留下?
木氏脸色变换,但没再吵了。
苏芫见事情这么结束了,赶紧叫上苏荇,“和阿奶坐骡子上,咱们还要赶路呢,我看村长也不见身影了。”
中途,苏仲韬来找苏阿奶。
苏阿奶哼道:“我可不敢管你们夫妻俩的事,我供吃供喝还供出仇人来了?”
苏仲韬知道木氏不对,只能道:“木氏她知道错了,就是一时想不开,现在缓过来就好了。”
苏阿奶还是哼哼着。
苏季武搭上他的肩,“二哥啊,我才知道你日子不好过,以前还羡慕你呢,看来以后我得自己娶媳妇回来。”
苏伯文拍他,“好了,你二哥什么情况你又不是不知道。”
听了这话,苏季武脸红了,当初二哥去当上门女婿就是为了他们一家子能有口吃的。
那时爹刚过世,娘病倒在床上,大哥把家里值钱的、吃的粮食都去卖了当了,换了药回来。
等娘好不容易缓过来,家里也揭不开锅了。
当时他和芫娘还小呢,嗷嗷待哺。
二哥当时去镇上干活,听说了木家要招上门女婿,一打听那家人还算厚道。
自己就悄咪咪背着家里人去了,给换了一袋粮食回来。
家里就靠着那袋粮食撑到了地里庄稼收成。
而且去了木家后,他也经常接济家里,虽然不能拿钱回来,但家里的家具什么的全都焕然一新了。
想到这些,苏季武也不好意思继续打趣二哥了,道:“要是二嫂实在不愿住一起,等到了那边找周小将军说说,单独分出来一块地或屋子应该可行。”
他觉得这点面子还是有的。
苏仲韬叹气,“暂时只能这么办吧。”
因为有了这一出,苏芫家落后大家一段距离,等他们紧赶慢赶赶上时,却意外发现大家都停了下来。
苏芫挤到前面,“怎么了?停下做什么?专门等我们吗?”
村长摇头:“我们刚找到一条道,但是前头打探的斥候说有木桩挡着,周小将军他们在商量呢。”
苏芫便又凑到周殊、周副将几人身边,“前边的路堵了?”
林凇快言快语;“不是这个问题。我们怀疑那木头是有人故意放那儿的。”
“放那儿做什么?”苏芫不明白。
周副将道:“你忘了这是在哪里了?在这种偏僻的地方有人挡路会发生什么?”
苏芫啊了一声,“难道有劫道的?”
周殊点头:“目前这么怀疑,你还记得之前通过千里镜看到的那些房子吧?”
“你是说那是他们的老巢?”
这倒是很有可能,当时苏芫就觉得奇奇怪怪的,一群人走来走去,不像一般农家的悠闲,但又没有军营的警戒,要说那是马匪的窝,这么反常的事情就解释得通了。
“而且经过斥候的观察,从那处山头往下看,正好可以窥见道上的情形。若是猜测没错,他们应该有人时刻注意着道上的动静,一旦发现有人经过,就会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