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久没有吃过这么香的饭菜了,纷纷赞叹酒楼出品就是好吃,连准备挑剔的木氏都是大口嚼咽。
苏季武几个大小伙子更是吃得狼吞虎咽,好在动作不美观也不难看。
吃过又开始了忙碌的活计。
大家把地基都挖出来,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房间,除此外,还多一间厨房杂物房,还给后院留了空地,到时候苏阿奶可以种点菜。
可以说,苏阿奶把这点地皮都物尽其用了。
木氏很满意,他们只有四口人,三间正屋就够了,厨房和后院大了很多。
她悄悄找苏仲韬:“这工钱怎么算啊,大家都是一起帮忙的,难道要分成三份?我看娘那边那么多间房,费的功夫不少呢,而且你还要帮忙做家具,那一套家具可值不少钱。”
苏仲韬不是很想理会她,但又担心她出幺蛾子,道:“那你有钱就单独请人做,分三份我都觉得占了娘的便宜。”
“我们还占便宜?你看看他们要费多少精力,我们的房子一下就能做好了。”
“要是能一下就做好,我们还请什么人?你要想省工钱就多做点活,别吃着娘的还嫌弃。”
“我有这么说话吗?你这是什么意思?”木氏火了,被自己丈夫这么说出来,觉得面皮火辣辣的。
她想这样吗?还不是因为穷,自己手上没钱就罢,还欠着钱就更难受。
“你没明白说,但就是这个意思,你要是想再闹开就闹,你看到时候咱们和孩子们去哪儿流浪比较好。”
好不容易才有现在的日子,木氏也不想再经历一次逃难了,简直暗无天日。
她知道现在一切都是仰仗着苏阿奶家,虽然就是这个原因让她难受,但她忍下了。
她闭上嘴,默默跟着干活。
苏荇几个有了糖葫芦吃,干活的精力充足,当起了监工,一路溜达着,有时顺手帮个忙。
没想到村里人去县城帮忙订的青砖跟着一起回来了。
砖厂直接给送了几车来。
苏芫找苏伯文一起估算了下,还差五车,给了定钱,又让砖厂的人再送来。
砖厂见生意这么好做,也是高兴,扬声说今日内全都给送到。
那就太好了,苏芫也想快点建好房子,这样他们有住的地方才好开荒,争取天冷前种下麦子。
一下午的时间,所有准备工作都做好了,明天就可以砌墙。
这动作太快了,连长宁村长都惊讶了,在家里和儿孙闲聊,“我看这最后来的苏家不是一般人,你看其他人家哪有这个行动力,说干就干。”
他儿子道:“他们家里家当不少,不说那些粮食就是骡马牛驴都齐了,我还看到有个小子一直捧着书,估计以前就是耕读之家,因为兵乱这才逃到北境来的。”
天黑了,停了工吃了饭,大家到了小破屋,里头只简单的铺了木板做大通铺,反正大家也累了,懒得再起火照明,就这么将就睡下。
没想到第二天,来得比他们早的是村里人,已经丈量着,准备砌墙了。
苏芫等人简单吃了饭也加入进来。
苏芫对建筑不了解,问了下小霸王,小霸王道:“没什么好建议的,按你们的条件,你爹的规划就很不错了。”
也是,毕竟她爹做过泥瓦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