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呜哇!”小男孩哭了出来。
这时候妇人才清醒过来,跑过来抱住孩子,“没事了没事了,太好了。告诉娘,觉得怎么样?”
小男孩蔫蔫的,只轻轻摇头,就靠在她怀里不说话了。
妇人感激涕零,对着苏芫道:“你就是我孩子的救命恩人啊。”
苏芫摆摆手,“举手之劳,举手之劳。”
一旁的药童傻眼了,这也能行?
在他看来用力拍后背拍不出来几乎就等于没救了。
但是这个小娘子竟然成功把人救了下来。
妇人掏了钱袋出来硬塞给苏芫,“恩人,您一定要收下,一点点心意。”
那钱袋只需要看一眼就知道装满了银锭。
苏芫哪里好意思,直摆手说不要。
最后还是大夫站出来,让妇人付了一锭银子。
苏芫这才收下,但妇人仍觉得不够,问了苏芫的名字。
这才发现苏芫并不是医馆里的药童或学徒。
“你是长宁村的?”
“没错,我刚来北境。”苏芫解释。
妇人倒没有看不起她的意思,问了她的名姓和住址,看小男孩不舒服的在她怀里扭动身子,就道:“小旭儿还有点不舒服,我带他回去,改日,我一定上门拜谢。”
苏芫其实觉得没这个必要,她真的只是救急而已。
等医馆里外看热闹的人都走了,大夫看向苏芫,“你刚才说什么?”
说什么?苏芫没绕过弯来。
大夫好心提醒道:“你刚才说想拜我为师?”
“对对对。大夫觉得怎么样,我自己也有在学,现在能辨认好多药材了。”
大夫觉得更满意了,“好好好,你也不必向我拜师,不用交束修,跟着半夏一起学习就好了。只是需要你每日来学,不可懈怠,除非有事,也需要向我报备。”
完全没问题,这不是白嫖吗?
苏芫也没那么厚脸皮,打算明天来的时候带些礼来。
这事说定,苏芫干脆就跟在大夫身边看他怎么给人看病。
大夫丝毫不吝啬,大方的告诉她病人的脉象有哪些特征,根据这些特征该怎么判断病情,又怎么依据病情开药,然后让苏芫自己把脉。
药童半夏羡慕的看向苏芫,没想到她第一天来学习就学得这么深了?他还在学习如何辨药材呢。
大半天下来,苏芫发现这大夫是真的大公无私,倾囊相授。
等没病人了,苏芫忍不住就问了,“您为什么这么快就答应了,还不收我束修?”
大夫:“你有天赋,而且好学。”
这两个优点足够可以打败绝大多数人了,更何况苏芫还有自己的一些急救方式,例如今天的小男孩就是从她手下救回来的。
他便如实说了。
苏芫嗐了一声,“这个很简单,以后急救时都可以用上。”
于是开始给大夫讲解。
大夫听了恍然大悟,“怪道我见你是往内往上冲击,原是利用气体从肺部涌出来的气流带走异物。”
半夏自己也研究了一下,竟然这么简单。
苏芫想了想,又把人工呼吸和心肺复苏的方法交给他们。
大夫很积极的用笔记录下来,然后小心的收起来。
半夏却是不可思议道:“那不是要嘴对嘴?”
苏芫严肃点头,“是的,还要确保不能漏风,不然气都白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