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听了果然没了兴趣,继续低头挖野菜去了。
这有什么好摘的,这苏家还是太闲了。
连野菜都很少来挖了。
这倒要多些谢苏阿奶,去年冬天前就和村里人换了菜籽回来,后来播在后院,如今那些萝卜白菜长势喜人,家里不缺菜吃了。
更多的劳动力被释放出来,各自忙活挣钱。
这就是当家人的远见啊。
山上长着不少小雏菊,苏芫还找到了薄荷、侧柏等,都是可以拿来做精油的。
苏芫想着要不然自己再种点花花草草?
罢了,还是等第一批精油售卖效果好不好再另说吧。
采摘回来的花草先稍微晾一晾,晒个半干。
这么一通忙活,天都黑了。
大家吃过饭就各自回屋了。
苏芫叫过苏荇,让他背三字经、论语,检查过后才让他回去睡觉。
在苏芫的强烈抗议下,她的屋子也配备了一盏油灯。
豆大点的火闪闪烁烁,看起来一阵风就能把它吹灭了。
这样的光亮下也看不什么书,苏芫干脆早早睡下。
第二天,到了县城,苏芫先让柱子去医馆,自己去铁匠铺。
今日铁匠媳妇不在,铁匠大叔亲自出来招待。
“你这个图纸正确的?”
什么锅长得这么奇怪?
苏芫摇头:“正确的,您看看哪里不明白?”
两人探讨了一番,铁匠道:“你真不是要酿酒?现在县衙粮食紧缺,不提倡酿酒呢,卖酒更是要去县衙登记拿证。”
“不酿酒,我就是做来玩的,我对这些东西很感兴趣。”
好吧,她这么说也有理,上次那什么弹簧就看出来了。
而且他自己私下里也研究过,弹簧若是做的好,确实可以用在不少地方。
商定下来,苏芫才去医馆。
义诊过后,妙手堂来了不少病人,大家都是慕名而来的。
义诊中,老大夫和苏芫的名气更大了,特别是苏芫,大家听说她能治带下病,好多妇人都特地点名要她看。
能有这么多脉案学习,苏芫也乐意。
只是她的针灸不大好,最近在苦练。
因为很多病人的治疗配合针灸效果会更好。
老大夫认真教授,还送她一个小铜人,让她自己闲暇时也扎着玩。
“小大夫?”一个大娘带着个大姑娘来到苏芫桌前,“您给看看,我闺女怎么还没行月经。”
苏芫问了年纪,又把了脉,“年纪才十六不算大,但气血两虚,还是要补补。我就不开方了,你们日常饮食注意些,多吃红枣等物。我来扎几针吧,去后头躺下。”
那姑娘满脸通红跟着进去了。
苏芫让大娘守在外头防止有人不小心闯入,自己动手给人扎针。
撩起衣服,拿起银针就往关元穴、三阴交穴、血海穴等穴位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