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里的小孩,例如苏楠苏榆,全都跟着苏季武苏节去周围村子采摘花草,每个人按照竹筐里的花草量来算钱。
本来苏芫觉得按筐算就行了,结果苏季武觉得这样有人会偷懒,不把竹筐装满。
苏芫就没管了,她是发现了,小叔越来越有商人的气质了。
当然,要摘别个村子的花草,苏季武提前给周围村子的村长都送了些礼,这些人听说他们只是去摘药草,说自家有两位跟着县城医馆大夫学医。
大家更是不好拒绝了,问清了苏家的地址,想着到时候有点急病不用跑到县城,直接去邻村找这家人帮忙看看也好。
苏季武指挥一帮小孩照着他给的样本去采摘。
曹镖头见他们这么忙碌,问过才知道,苏家如今做了不少生意。
他想了想跟着自己的几个汉子,觉得自己也不能这么颓废下去,是该找个活计,不然几个大男人都没事干哪里行。
好在小张踽和小王旸都很乖,他犹豫要不要找个教书先生来给他们启蒙。
苏伯文听说了,就道:“要不跟着我家阿荇学三字经吧,我看他们人生地不熟的,又加上经历这些事,比其他孩子要沉默寡言。”
曹镖头就是在苦恼这事,听了他的话,“这样也不错,只是你们也忙,这样会不会给你们添麻烦。”
“如果你不嫌弃就送来吧,反正我娘他们都在家呢,帮着照看一下没什么麻烦的。”
曹镖头挠头:“不瞒你说,我自己也没个媳妇,没得孩子,怎么照顾他们就够我头疼了。”
苏伯文这才知道他单身:“你怎么还没找媳妇?”
他如今腿好了,性格开朗不少,话也多了。
曹镖头不觉得难以启齿:“以前家里给我相过亲,只是还没成呢,家里就出事了,后来我就出来闯荡。这么多年来,自己都没个安稳时候,哪里还想着娶媳妇。”
“现在在北境安家了,你也可以考虑下终身大事了。我娘这几天正忧心阿武的亲事呢,要不让她帮你联络一下媒人?”
曹镖头有点不好意思了,“还是再等等吧,这新房子也没起呢。”
现在住的也是原先村里的破屋,这些房子都是因为年久失修不要了的,条件能有多好?
只要兜里有钱,谁住这种屋子都想换个新的。
曹镖头押镖这么多年,自然有点积蓄,不动用张夫人留下的遗产也能起大房子。
只是没必要,打算同苏家一样,每人一间房就够了。
在乡下,太张扬了也不好。
苏伯文没有强买强卖,“行,要是你有这个意思了,就找我娘帮忙牵线,她肯定乐意。”
曹镖头打量苏家的房子,青砖黑瓦,好看得紧,“这青砖是哪家砖厂出的?”
苏伯文当时没跟去,“我们也是问过村里人,让他们带着去的,好像在奉县郊外。”
曹镖头记下了,正准备回去看看两个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