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芫又去几里地外的两个庄子,这两个庄子的庄头倒是老实,报的数也算合理。
现在地里的庄稼都收了,苏芫便吩咐他们这些日子先把地犁一犁,稻杆烧一烧,还要把肥沤起来。
两个庄头见她说得头头是道,愈发不敢糊弄了,连连点头称是。
苏芫照例见了所有佃户,传达了一下思想,把大家的反应看在眼里。
应该没有受到太大的压迫,日子比第一个庄子的佃户过得好得多。
苏芫便没打算换了庄头,让他把佃户名单抄一份出来。
她一一对照过,这才放心的离开。
等回到新宅子时,天色都已经暗了下来。
刚进门,门房大爷就上岗了,把马车牵走。
苏季武:“你怎么这么晚才回来?”
“跑三个庄子呢,咱家那个庄子上的庄头不行,我打算换了。”
苏节:“是不是欺负你了?”
苏季武不担心这个,反而问:“你没把人家打死吧?”
苏芫端起茶杯刚要喝水,闻言又放下,“小叔,我是那种嗜杀的人吗?我就是让他家卷铺盖走人而已,他们住的那院子是庄子上的。”
“那就行,我这不是担心你脾气上来不管不顾吗?”
“原来我在你眼里就是这么鲁莽?”
“没有。”苏季武补救,“这是夸张的说法嘛。”
几人说笑间,新来的下人就端上了热腾腾的饭菜。
苏芫才发现自己还不知道他们叫什么,“对了,他们都叫什么名来着?”
苏季武忍住无语的冲动,“你拿的身契你不知道?”
苏芫便掏出身契看了看,五口之家的姓鲁,鲁老头,鲁强,董氏,一子一女分别叫鲁光,鲁玉;另一家三口王兴、陶氏以及五岁儿子王廉。
鲁光今年十三岁,鲁玉也十四了,能算半个劳动力。
苏芫道:“小叔,你有没有和他们说起他们的工作安排?”
“没。”
“那先让他们把家里家外都打扫一遍吧,等阿奶来了再让她安排。”苏芫又道:“后天我再去一趟庄子,等把这里的事处理好了,你们留在这里,我回家去把阿奶他们接过来。”
苏季武:“让阿节陪你回去吧。”
苏芫摆手,“不用,这里也忙着呢,反正曹镖头肯定也要回去的,我和他一起就行了。”
苏季武便就放心了。
第二天就带着苏节鲁光一起出门去把铺子给清理出来,再探访一下应天府这里的脂粉市场。
苏芫则在家里仔细逛了一天,把宅子各个角落都走了遍。
家里几个下人被安排在倒座和偏房,特别是王廉,年纪小干不了活整天被陶氏给拘在房里。
苏芫便找到陶氏:“陶婶,你忙完了也可以带孩子出来玩玩,不用一直待在房里,小孩子嘛,总是喜欢玩的。”
陶氏拘谨道:“好的,大小姐。”
苏芫看她这样知道也不好强把自己的想法加在人家身上,提了一嘴就过了。
说好的两天就到了,苏芫拿了纸笔放在斜挎包里,想了想,又叫上王兴,“你来赶车。”
“是。”王兴看着也很憨厚,赶了马车出来,等苏芫上车后,慢慢的赶着。
苏芫把方向告诉他,自己又沉进学习室学习,看看交流群里的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