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哥哥,你要不要听一听自己在说什么?”
“没时间和你们解释了!”苏春说道
“小玉在京都科学院偷了一架处于实验阶段的歼40战斗机,但是根据我得到的消息,她并不会驾驶战斗机,所以大概率要来青山基地迫降。
我们没有跑道和什么减速拦截锁,很容易出问题,大家都想想办法。
20分钟之内把所有能用的手段全部都用上,优先保证小玉的安全,如果可能的话,把那架歼40战斗机也救下来。”
听到苏春不像是在开玩笑,青山基地的所有高层全部都动员起来。
苏春也穿好了防寒作战服,来到了室外。
仅仅不到三分钟的时间,青山基地接近50万人口,全部动员起来,在各部门高层管理者的带领下,做着不同的事情。
30架武直-30迅速升空,列成一张竖直方向的大网,间距1000米,向着京都方向进发。
这是孙维正的命令。
歼系列战斗机理论飞行高度最高能够达到接近两万米,但是武直-30最高飞行高度,理论上只有不到米。
但这只是理论上的。
武直-30实际的平稳飞行高度能够达到6千到7千米左右,至于陈小玉不会驾驶着战斗机飞到那么高,谁也不敢确定。
毕竟一个不会开飞机的孩子,能做出什么样的举动,都不奇怪。
但不确定,不意味着不去做。
幸好前阵子军工生产部完全仿制出了武直-30,并且已经开始批量生产,所以现在才有三十多架直升机可用。
孙维正命令30架直升机全部带上红油漆、压缩空气以及雾化枪。
其实传统的光学隐身功能,只能称为是低视喷涂。
也就是根据作战场景,在机身上喷涂一些特殊颜色的涂料,以达到隐藏在作战背景中的效果。
比如在黑夜中使用的战斗机,机身上往往会喷涂灰色,这样的颜色在夜空中掠过,不主动去观察,是很难发现的。
但是这次科学院推出来的新型歼40机身上采用了一种新型的变色涂料,其能够受到电流的影响,主动改变颜色。
并且在飞机的机身外面有数十个高灵敏度摄像头,会实时采集周围环境的颜色,改变歼40机身上的颜色,使其真正达到光学隐身的效果。
孙维正并不是军方的人,他没有见过这新型的歼40,所以不知道这种新型的光学隐身能够达到什么样的视觉效果。
但是既然涉及到重要人物的生命安全,那就一定要做好万全的准备。
三十架武直-30以横5纵6竖直面交错排列。
每架直升机横竖相距一千米。
最低的一架直升机离地三千米。
也就是说纵向最高的一架直升机在八千米左右。
列阵之后,所有直升机都不停地向各个方向喷洒涂料,并且快速向着京都方向进发。
如果有战斗机经过,哪怕战斗机身上有隐身涂料,依旧能看出来。
或许还有更好的办法,但是现在他们只有二十分钟的时间,所以只能想到什么就做什么。
飞行员都是曾经在空军服役过的士兵,而且都是张满银精心挑选出来的精锐。
这段时间又经过了张满银的集训,所以无论是驾驶技术还是应变能力都是一等一的!
王晓明组织了一些人把那些用于特殊洞穴硬化的混凝土预制板和钢板搬了出来,找了一片空地,临时搭建了一条宽约十几米,长约两百多米的简易跑道。
并且找了吊装重物用的钢丝绳,临时充当拦截减速索,如果陈小玉自己能够驾驶战斗机降落,那么这跑道大概能够用上。
仅仅是做这一条简易跑道,王晓明就调动了青山基地上万劳力,之所以没有继续调用更多的劳力,主要是空间容纳不下了。
把混凝土预制板和钢板铺设好之后,还要找平、对缝、焊接。
所有老师傅全部被调动起来,但即便如此,二十分钟的时间要完成这些工作,也十分勉强。
这个时候考验的就是基地各部门的极限执行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