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一听,喜逐颜开,“哦?那岂不是正好。皇后,依你看,朝中哪些大臣的女儿品性样貌不错啊?”
皇后心里骂了皇上无数遍,合着平时没屁搁楞嗓子,一到得罪人的事情就让她做是吧?
皇上这意思,不就是问哪家的女儿好吗?
现在场上那么多大臣,不说谁家的女儿好,不就是在与谁为敌嘛。
皇后心里虽然万分不愿意,但还是笑脸相迎,“臣妾看,在场的大臣家的女儿都是各有千秋,不如......?”
皇后急忙转头看向淑妃:“淑妃妹妹,你觉得谁家的女儿适合许配给温家两位公子啊?”
淑妃正在想着怎么提出让皇上放了宣王的事,没想到突然被皇后点名。
她心不在焉的抬头,这种得罪的人事情如果平日里落在了她的头上,她绝对会花一番心思,把锅甩走,但是今日她实在是想宣王的事想的头疼。
便扫视了一眼,再怎么说她还指望着温重阳和温重皓能帮助她儿子出来呢,所以还是打算好好看一下。
当扫过户部尚书和吏部尚书身后的各自女儿时,满意的勾了勾唇。
户部尚书郑前!他肯定有钱,眼下温家和宣王府正是缺钱的时候。
吏部尚书易近人!如果一开始就能够得到他的帮助,恐怕宣儿今日也不一定会入狱,归结到底,还是朝中人手不够多。
如今恭王的老丈人是兵部尚书,兵部尚书肯定不会同意将小女儿嫁入将军府,所以能给宣儿带来最大利益的就剩下户吏两位尚书家了。
“回皇上,回皇后,臣妾以为,户部尚书之女以及吏部尚书之女和两位少将军很相配,当然,其他大臣家的女儿也是十分优秀的,臣妾有些头发长见识短,只单单从面相上看,猜得出的这个结论。”
这么短时间内,就挑中了能给她带来利益的人,又以退为进,没有让在场的大臣完全失去面子,得不得说,这个淑妃确实有些脑子。
皇上远远地看了郑薇薇和易玉瑶一眼,微微点点头。
此时这两位被点名的女子如坐针毡,生怕召唤她们上前发言,她们才想起来,她们已经没有办法说话了。
以前她们两个人仗势欺人,如今却不能说话,对二人来说,这简直就是奇耻大辱。
易玉瑶生出一股恨意:为什么易玉珊那个小贱人能够想到让下人假扮她自己从而躲过一劫!
她愤恨的捶了捶自己的腿。
这时,皇上的声音又再一次想起:“郑爱卿。易爱卿,你们可有什么意见吗?”
两位尚书大人对视一眼急忙出来,跪在地上,郑前说道:“皇上恕罪,臣女不慎吃了毒蘑菇,如今......已经无法说出话了,这赐婚......?臣女恐怕配不上少将军。”
易近人也跟着附和:“回皇上,臣女也是和郑大人之女一起吃到毒蘑菇,因此也无法开口,还请皇上恕罪,臣等不是有意要抗旨的。”
说完,两个人心虚的低下了头,还能怎么说?
当时一伙儿人冲进府内就把玉瑶的舌头给割了,还说是因为她惹到了不该惹得人,直到现在那伙人也没能抓住。
为了女儿家的名声,就只能吃瘪的对外宣称是误食到毒蘑菇。
皇上皱眉:“竟有这种事?”思虑片刻后无奈道:“看来两位爱卿与温爱卿家是做不成亲家了。”
两位尚书松了一口气,道谢后就回到了座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