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歌确实好好听啊!尤其是歌词。】
【这种古风的感觉,伴奏的乐器是古筝,不土反而很好听啊!】
【有类似的歌吗?我好喜欢这种风格啊!】
……
网友的正向评论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对种曲风的认可。
郭念和陈正的作品不算出彩,是几幅书法。
每一幅的内容都和一件Z国文物有关,除了历朝历代大家的作品,还有一首郭念有感而发的五言律诗。
说这一份不出彩是因为相较于视频和声音,文字带来的震撼没有前两者大。
而且懂书法的人少,看直播的网友中懂书法的少更,所以直播间的弹幕没有很激动。
但是在苏觅看来,郭念这几幅书法作品,都是极为出色的。
书法功底至少有二十多年,功底很扎实,也已经有了自己的风格。
“念姐的软笔书法很好啊,一定练了好多年,比我写的好多了。”
郭念笑了笑,摆摆手:“小时候被逼着练的,荒废很久了。”
周思雅看着苏觅和郭念亲近的样子,眼底闪过一丝不屑。
但面上却露出热络的表情,加入了他们的对话。
等到苏觅他们的作品放出来的时候,已经是晚上九点多。
这时候正是网友最活跃的时间,直播间的人数也越来越多,弹幕的数量也多了起来。
最先出现的是经过处理的照片。
展现出那种人和文物之间隔着时空对望,仿佛能解读出千百种情感。
当绘画作品呈现出来时,那种情感就被一点点加深了。
一幅幅画面,联动起来,串成了连贯的故事。
悲喜交替,结尾是无尽的战火。
看完整个短片的现场沉默了。
直播间的弹幕也变少了,半分钟后就是猛的爆发。
这个作品看完不仅了解了文物背后的故事,更让人感觉痛心和悲凉。
这么多的华夏文物,那么多文化瑰宝,都因为战火流落海外。
是悲,是痛,或许还有恨。
恨什么?恨侵略者,也恨自己的无能为力!
【终有一天,我们要迎回这些国之瑰宝!】
【我又哭了,今天的苏觅也太会催泪了吧!】
【这些文物身上背负的是我国的屈辱历史,也沾染着无数人的生命啊!我们必须把它们堂堂正正拿回来!】
【真的对苏觅黑转粉了,我真的好喜欢今天的她。】
【你们有没有发现,四组嘉宾,三组都以我国文物作为了题材。但是周思雅和李成连一个镜头都没有给这些文物!】
【你们难道不知道周思雅早年的事情吗?她从小就没生活在国内,是在隔壁那个岛国长大的哦。】
【李成没在国内长大,他没有接受过国内的历史教育,他大概率拍不出我们历史的那种深厚和源远流长,就不要为难他了。】
……
网上各种猜测都有,#李成周思雅#的词条很快被顶上热搜。
现场的嘉宾还没有关注到这一点,只是沉默的氛围很压抑。
“还在录节目呢!大家不要这样难过了。苏觅你的作品太压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