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了实验室,凤玖走进了茅屋。坐在地上的蒲团上,视线顺着茅屋的门向外看去,远处的五座山很高,雾气将山顶遮住,并没有看到山顶的风光。
仔细看去,能看到山里有些大型的动物在里面穿梭。这几座山出现到现在,凤玖还没有过去详细的看过。不过这次空间升级之后,只要凤玖想拿的东西,无论她在哪里,只要意念一动,那些东西自然会来到她的手中。
有这么神奇的操作,她自然不愿自己再动手。索性也没有去看过。
看着看着,凤玖的视线慢慢变得模糊,思绪也飞到了很远的地方。
她突然有点想念北山村那个小房间了。不知道凤老二和李氏现在在干嘛?
北山的竹屋有没有开始动工?凤仁怀学习进度到哪里了?有没有开始教村里的孩子识字。
还有给他的那些村里的任务,他是否已经把计划做好开始实行了?又想起两小只那活泼可爱的样子,一张张脸在凤玖的脑海里闪过,凤玖的嘴角温柔的弯起。
原来这就是思念的味道,其实也——挺暖心的。不知道他们有没有想自己。
而此时的北山村却是另一番景象。
家家户户都吃完了晚食。
大人们都纷纷拿着板凳,手里拿着一块木板,木板上有一个孔,穿了一根麻绳,麻绳上绑着一根烧黑的树枝。每个村民都是如此。
他们一边走着一边说笑着,目的地都是老凤家的院子外。
现在凤老大的学生队伍越来越庞大,随着几天的教书识字,村里越来越多的人都愿意过来跟着一块儿学。
每天晚上学了识字的人,第二天见到村里人的时候都会问:“你昨天去识字了吗?昨天那个“天”你会写了吗?”
去学了识字的人自然知道,两人之间会相互讨论。那些没有去过的,突然觉得自己好像失去了什么东西一样。
本来大家都是一样的,都是土里刨食儿的泥腿子。突然有一天对方嘴里的话说出来带了点学问气儿,还会认字了,那些不会的自然心里有点不平衡。为了这口气儿,村民们都纷纷地加入到了识字的队伍当中。
凤老大在第一天教识字的时候还很忐忑。那晚上他听了凤玖讲的课受益匪浅,他也觉得教村民就应该用这样的方式,所以他又把家里面的书拿出来仔细地学。
他也想像凤玖那样,讲的大家兴致勃勃,兴致盎然的听课。所以有些字他不知道来源出处和有什么相关的故事的,他就去二房,找凤仁怀。
凤仁怀比他知道的多不了多少,不过他最大的优势就是凤玖给他留下了很厚的一摞的书。
每天凤老大从镇上下工回来,就会和凤仁怀一块儿去翻看凤玖给的那些书。
看着这些完全不同于书铺里的书,这些书上图文并茂,还有鲜艳的色彩,每个内容都讲的即精彩有透彻。凤老大爱不释手。极大的激发了他学习的热情。
这几天他和凤仁怀已经发现了,神话故事和成语大全这两本书现在非常适合村里人和小孩子们学习,所以他俩每天晚食之前都会一块儿看这些书。
凤老大的记忆和学习能力,远远比不上凤仁怀,不过他一天只详细的学习一个故事。
毕竟村里人的学习能力也不比他强多少,所以现在每天晚上讲一个故事,学习四五个字的进度,非常适合凤老大的教学任务,村里人学的也不费劲,两厢适宜。
今天晚上凤老大和往常一样,继续给村民们讲课。不过由于人太多,从前天晚上开始,讲课的阵地已经从院里挪到了院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