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航天领域的格局中,华国、米国、毛子国三足鼎立,处于第一梯队,具有独立发射卫星的能力,同时可以实现载人航天。
在嫦娥与天问发射后,基建狂魔再次发力,月球基地、载人登火、行星探测与千米级航天器方面做出了全面的规划,而这其中,长九最为基础,总推力高达5873吨。
预计2030年实现长五载人,长九负责物资与补给,以此来实现货物舱段的近地轨道交会,登月返回等任务。
长九最大直径为10米,长度超过百米,起飞重量可达4731吨,最大起飞推力5873吨,主要目的便是载人登月与火。
世界航天的评判标准是以运载能力与火箭推力来划分的,起飞推力3500吨,近地轨道运载能力100吨,地球同步轨道达到18吨的火箭就可以称为重型火箭,全球只有土星5号,另一个是苏联时期的能源号,随着苏联的解体,米国土星5号成为一枝独秀。
当然长九的争议一直未曾断过,被网友戏称为火箭PPT,SPX好歹每年发射几十发,就算坠毁数量不低,那也是在路上的。
看着平板上的报告,路阳思维有些发呆,从半导体芯片到人工智能,现在又从人工智能到星链计划,这种无限分支搞下去着实让人容易疲倦,但不解决肯定是不行的。
大马哥不愧是科技狂人,路阳甚至都开始怀疑,那慕达会否把超算发射到近地轨道上去,那里才是整个世界最为安全的地方。
SPX的星链计划需要发射4.2万颗卫星到太空,从地球3.6万公里的高轨道一直延伸到300公里的近地轨道,容纳上亿颗卫星并不存在太大问题,但这只是理论情况。
现实是轨道的频段资源极其有限,卫星必须通过无线电波来实现通讯,所以制约卫星数量的不仅是轨道位置,还有无线电波频段。
根据国际电信联盟的划分,卫星频段总共划分为13个区间,每个频段都有其对应的轨道区间。
如果这些频段资源被抢光,也就意味卫星的轨道资源被抢光。
截止目前为止,SPX的星链计划已经成功组网3000多颗卫星,有了那慕达的提速,不用到4.2万颗全部完成发射,哪怕是一半,米国都将实现全球精准定位。
根据国际电信联盟的推算,地球2000公里以内的近地轨道,最多只能容纳6万多颗卫星,大马哥一人独占4.2万颗,还把一些比较优质的地轨道频段资源都占据了。
电磁波的频率越高,面临的能量损耗也就越高,所以低轨道卫星通常会选择频段较低的电磁波,早在2010年左右,马斯科就申请了大量的低频段。
星链卫星主要的频段分布在KU和KA频段,这两个频段就是目前相对优质的频段,而华国在这方面就吃了不小的亏,GW星座计划只抢到了相对较高的KA和V频段。
看不懂的地方,路阳让晓晓直接充当起解说。
“所以,华国的GW星座计划就是用来针对星链计划的,但我们开始得晚了,只申请到了KA和V频段。”
“是的,父亲,不过您也不用担心,低频段的星链卫星,现在的网络带宽只能达到350MBPS,而高频段的带宽可以超过1000MBPS,只要我们的卫星组网数量提起来,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路阳心中的无奈无法言表,晓晓是完全不知道发射卫星的难度啊,那是比半导体还要烧钱的玩意,现在华国的发射成本是SPX的20倍,就算是一箭多星,他也没这么多钱来烧啊,国家短期内也拿不出如此巨大的投入。
而且马斯科为配合的星链计划还搞了个星舰,可重复使用的火箭,这东西华国现在还没起步呢。
“晓晓,如果是高频段卫星的话,我们的数量无需那么多吧,只要保证我们的卫星通信不被那慕达攻破即可。”
“这没问题,就算是我们现在的北斗系统,那慕达也无法攻破,电磁波频段必须物理接入控制,除非米国造出空天飞机,直接派人进入我们的卫星修改基础设置。”
“而空天飞机技术,华国目前是超越米国的,我们的安全性要强许多。”
路阳不敢想象那是什么局面,难道未来战争真的要上天?
空天飞机直接投放宇航员,去修改对方的卫星,那还不如直接击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