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剑沧海
有谁在念叨自己么?
白逸玄莫名打了个喷嚏,感觉怪怪的。
静坐在暗礁之上,这一天中经过不断寻觅,终于是功夫不负有心人。
沿死海一路前行,感受着那让人敬畏的滔天巨浪,他总算在一处海岸看到标志性建筑——死海之碑
这死海之碑高约百米,宽十余仗,就像屹立不倒的神山横亘在前。
下方则被死海淹没,不知具体高度。
那死海之碑上刻有醒目的几行大字:死海冥河界,如虚亦似真,八千碑引路,不渡有缘人。
坐在礁石之上,白逸玄算是彻底被这一席话惊得坐立难安,不敢深入其中。
如果说,他对之前的理解还只是表面,表面看起来死海无比辽阔,难以度过,那这碑文上的一席话则让他彻底没了方寸。
什么意思?死海与冥河有什么联系,莫非死海的名称就是冥河,还是暗指死海的尽头便是冥河。
如虚亦似真又该怎么去理解,在他对周易之道的了解中,真实与虚幻不过是物质的转变,然而在经过他一番尝试之后,却恍然发现自己对周易之道的理解竟无法通读如虚亦似真的含义。
八千碑引路还好理解,大意就是指这死海之辽阔已经远远超越他的想象,并非一座石碑,这样的石碑还有数千座。
最后的不渡有缘人则更加令人匪夷所思,通常情况下,不正刚好相反,如佛陀僧侣的修行都秉持一个‘缘’字,缘来缘去,缘起缘灭,随缘无缘乃至于缘尽,都秉持在这易理的变换之中。
当然,以上也只是佛学的理解,可这不渡有缘人就像与之唱着反调,让他久久无法解惑……
终于,白逸玄决定静下心来,决定仔细参悟这句话。
众所周知,周易由六十四卦演化,其中的诡谲深奥不是语言说说那么简单,而更注重每个人的参悟深度。
譬如九五之爻……
周易之中便对应九五之尊,乃是黄帝人中龙凤,再上者便是亢龙之势,势不可挡,虽如白虹贯日却也显露垂势比有强弓之末,秉持阴阳循环原则。
由此可见,这所谓‘只’并非表面意思那么简单,而更具备自己尚未悟透的哲学效应。
至少,此时的白逸玄认为他与石碑无缘,只知其然却未之其所以然。
当他把这个事实告诉穆老,谁知穆老虚虚实实的影像竟也陷入迟疑,捋着长长的胡须久久无语……
“奇怪,真是奇怪,我也未曾听过这魔域的深层传闻……”
白逸玄大致能猜出,穆老听过的传闻也大多是活久见,当然见不到的事情更多,通常修士的修为未必能走到这里,更多的人却可能在踏上死海之后殒命天外。
“这么说,老师也没有对策了。”
穆老只是摇头,和白逸玄处在两根弦,“怪不得那头凤凰迟迟不来这片区域,看来这里存在诸多古怪。”
白逸玄皱眉,如狗无法参悟石碑中的奥秘,他也不敢贸然进入死海。
就这汹涌的海浪,不要说是他,恐怕连金丹修士都能给你打下来,即便他水性再好修为再高,可他依然是凝魂期,在龟息功的加持下,或许还不至于进入死海中殒命,他可以像鲸鱼一样闭气很长时间,却无法保证这一走能不能上岸。
毕竟海里的妖兽同样众多,据说魔域之海的面积甚至比九州还要辽阔,那些潜藏的隐患不得不预防。
白逸玄迟迟在那里驻足几小时,却想不出好的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