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扬中带着穿透力的唢呐声突然响起。
全场原本还有些好奇的议论声,倏地一停。
一个个都目光瞪大了盯着前方的舞台上。
宽敞的舞台上,此时坐着一整个穿着改良版汉服的民乐团。
二胡、扬琴、柳琴、琵琶、笛子、阮、中阮等乐器阵容,声势浩大。
在无数观众还不知道怎么回事时,就听见鸟鸣声“啾啾”“咕咕”地传来。
听见不同的鸟儿在欢鸣,有懂行的人才露出恍然的神情。
原来,这就是百鸟朝凤呀。
六分多钟的《百鸟朝凤》在激烈高亢的节奏中戛然而止。
却留下余音绕梁的感受,让人回味了好一会儿。
直到舞台上灯光亮起,这才反应过来。
掌声雷鸣般响起。
虽然开场并不是唱歌,但这一曲演奏开场,也很有特色了。
民乐团起身向观众鞠躬致意。
之后朝着各个方向挥了挥手,便拿着乐器回后台去了。
掌声不断,表达着大家对这首曲目的认可。
灯光暗淡下来,一群穿着短打汉服的男生从两侧跑出。
迅速撤去民乐团用过的椅子、琴架、谱架、鼓架等。
几面屏风式大屏幕被推了上来,摆在几个位置形成曲折的角度。
观众们停下掌声,好奇地望着舞台上。
灯光又出现新的风格,不过总体却呈了亮色,舞台上的画面更加清晰。
大屏幕上也显示出下一个节目的名字。
《衣冠上国》。
所有人都是一脸期待又表情茫然。
这和以前在直播间蹲守新歌不同。
今天开场就是一首民乐演奏曲目。
现在大家也不知道接下来是歌是舞还是曲乐了。
不好猜。
随着鼓声起,灯光没有那么闪烁不定了。
伴奏声里,从后台鱼贯而出无数排着队的男生、女生。
他们身着不同朝代和款式的汉服。
一队男子、一队女子,拉开了距离如模特一般款款前行。
来到舞台前方站定,姿态优雅地朝着台下的观众行起了古礼。
之后缓缓转向两边,去了屏风后面。
这一队一队陆续上前,向大家展示了不同朝代和款式的汉服,又转向两侧。
来回穿梭了几次,让场面显得更加盛大又绚丽多彩。
就在大家以为第二个节目是汉服秀时,歌声终于响了起来。
七个穿着不同颜色同款汉服的少女,也从后台踩着莲步迅速来到舞台上。
如天仙下凡般姿态古典优雅、容颜艳绝群芳。
在古乐声中,七人齐唱:
【蚕青上缥下 深衣承古往】
【三千衣冠史 韶华压群芳】
【绕襟分直曲 大襟为其状】
【宽下狭头上 续衽勾其旁】
【上下有连裳 裾居侧 后方】
【……】
轻盈的身姿、优雅的舞蹈、古香古色的队形、轻松而明脆的嗓音。
还有整齐而难记的复杂歌词。
观众们哗然而惊。
这、这、这歌太有文化内涵了!
一般人真听不懂、记不住呀!
若没有大屏幕上清晰大个的歌词展示,他们都不知道这首歌在唱什么。
太难了!
【不忧无饼饵 已幸有襦裙】
【有服章之美谓之华】
【有礼仪之大谓之夏】
【寒来暑往】
【秋冬春夏】
【……】
一首歌,囊括了整个华夏发展史。
衣食住行,衣在首位,更具华夏文明里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