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才你话间提及,常家将军?”
常贵妃刚一坐下,便直勾勾盯着彪哥,迫不及待的问道,
对上貌美妇人急切的眼神,彪哥下意识避开视线,
多年刀尖舔血的日子让他习惯了藏匿身份,方才不顾一切当众质问仁帝,是因为他现在是东风寨的人,
若是真让仁帝得逞,众人对于东风寨和主子的憎厌情绪会达到高潮,
到那时他们有再多的准备和兵力也抵不过民意二字,
他出言维护的,不仅是主子三公主,更是东风寨的兄弟们。
眼看彪哥警惕非常,云华为了让他放宽心,开口向他介绍了一句,
“彪哥,这位是常贵妃。”
作为常氏族人,常贵妃特意前来找彪哥,无非是对彪哥驳斥仁帝话里提及的常家将军起了疑心,
李朝上下,姓常的将军并不多,战死疆场的常将军父子便只有京中常氏,也就是常贵妃的母家,
云华也正是因此才对常贵妃放心一些,她绝对不可能是仁帝的探子,甚至有可能……
听见常贵妃三字,彪哥眸底闪过一抹晦涩,艰难的开口,
“贵妃娘娘想知道什么呢?”
“关于当年常家父子战死的事情,你知道多少?”
常贵妃此言一出,常松晖坐不住了,
死去的常家父子,正是常松晖的祖父和父亲,
难道当年他们战死沙场,还另有隐情吗?
彪哥看了一眼神情激动的两人,收在身侧的掌心紧紧握拳,似是极力压抑着什么,
“我是仁帝身边自小培养的暗卫,替他出生入死,做了不少亏心事,”
“常家父子战死,其中内情我也略知一二,”
先帝在时,西北战事打的火热,朝中武将无不摩拳擦掌,存着雄心壮志,
仁帝即位后,西北战事逐步成为僵局,不仅耗费了大量兵力钱财,且武将里出了不少名声赫赫的人物,
符后娘家是开朝元勋,常家父子纵横疆场,岳家也是青年将才,
或许是为了开创一个文德贤圣、富庶仪礼的盛世,又或许是仁帝本人在这些一呼百应的武将身上感受到了威胁,
他开始着手打压这些武将,对文臣谏员亲厚起来,
他做的第一步,是打压当时功高震主的常家父子,
常家早年在西北战事中屡立战功,民间拥戴非常,
后来在一场小伏击战中,仁帝派出自己的暗卫埋伏在常家父子必经之路上,
趁常家父子战胜西北后毫无防备之时,直接出手了结了他们,接着嫁祸给西北,
常家从此一落千丈,原本与仁帝青梅竹马的常文染也失去了当皇后的机会,屈居贵妃之位;
他做的第二步,是毁了自己的外祖一家,
符太后突然病死,符老将军被迫还乡,符皇后也幽居在福宁宫中,
皇后一脉的嫡子嫡女,皆没有好下场,
当年二皇子溺亡的芸沛池,离仁帝的书房极近,
芸沛池里的水不深,照理来说是淹不死人的,但当时因仁帝路过,特意支开了所有人,二皇子究竟是怎么掉进芸沛池里的,谁也没看见;
他做的第三步,是打击岳家,
岳家原本只是一个小小的武将,后来西北战事有功,仁帝许诺了他将来嫡子的侯爵之位,
可没想到,这个岳将军在戍守西北的十余年里生出了异心,
他上书仁帝数次,要求停战止水,可仁帝没有松口,他便私自挪用战事开支,购置了大批灰石,
原本仁帝对此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但后来岳将军越发大胆,娶了常家四姑娘做续弦,合力常家一起联结众多武将私下签署停战请愿书,
仁帝终于坐不住了,他派出暗卫将岳家众人溺毙在了护城河中,以儆效尤。
常松晖砰的一声出拳砸在桌上,阴沉的脸色快要滴出水来,
常贵妃的面色苍白一片,浑身轻轻颤抖着,
彪哥将这些事最后做了个总结,
“仁帝借着西北的战事,几乎拖垮了整个李朝所有的武将世家,放眼今日的朝堂,还有能真正领兵出征的将军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