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句话说,对孩子最好的爱是陪伴。而最美的陪伴是精神上的陪伴。曾经有一位心理学家说过,无论是爱还是教育,最重要的是耐心。拿长沙话讲是耐得烦。看过一个故事,说一位老母亲问儿子,外面飞的麻雀是什么。一连问了三遍,儿子烦了。母亲说,当年儿子幼小时,同一问题问了她14遍,而每一次她都能耐心地解释。这,应该就是真爱的极致。有的人说,现代人是快生活,不像古代人那么慢腾腾的。所以现代人的教育也烙上了鲜明的拔苗助长的烙印。
孩子的成长,岁月的流逝,和鲜花的盛开是一个道理。人生一度,花开一春。这便是天道和自然。我想成教授夫妻是深谙此道的,这从她这些充满爱意和耐心的文字中可见一斑。通过成教授如涓涓细流,如缕缕春风,如沥沥春雨,如山间花蕾般明净、纯粹、简朴、自然的文字里,我们能读出一位母亲那份如大地般广博,如大海般深沉,如春阳般温暖的母爱。那么专注,那般深情,那样纯粹。
说实在话,对于一个上世纪八十年代的文学青年而言,岁月已历半个世纪。见证了文学的盛与衰,也见证了文学的真和假。当人们被功利和虚荣所累时,一位学文科的女子,静下心来,记录下这些文字,一开始朋友介绍给我看时是不以为然的。说得不好听点,这个时代由于信息传播的高速发展,经济发展的迅速,我们很难看到真正的让人心动的自然的文字,更多的是文字垃圾。但打开成敏教授这本小书,一股清新之气扑面而来,我仿佛又嗅到了泥土的芳香,仿佛回到了当年那个纯真的年代。每个字都来自心灵,来自感悟,来自观察。
比如《等待》
你第一天上幼儿园
妈妈在家里焦躁不安地等你回来
不想干家务
不想看书
什么都干不了
除了
纯粹的等待。
又比如《爸爸小时候》
爸爸给你讲故事,说:
“爸爸小时候,
家里养了一只兔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