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雨后的冬日暖阳,弥足珍贵。
午后,河西,湖南商学院二办公楼,柳思维教授办公室。
一场对话,打开了一片神奇的天地。
一场对话,温暖了一个冬日的下午。
在这个世界上,我们每个人都离不开消费。无论是早上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还是旅游度蜜月这样的风花雪月,或是购房买车这样的人生大事;或者是娶妻生子做酒请客这样的人生幸福;
也无论是电商微商还是现场,我们每个人每天都在消费中。可以说,消费连系着我们的生命。我们的生活从小到大都在消费里。没有消费,就没有人生。
可能有人说,我自给自足,无需消费。
自己种地产粮,自己种菜,住在自建的房子里,没有消费也可以生活。
其实,消费是无处不在的。你打个电话,看个视频,同样是一种消费;你买包烟,砍半斤肉,买一包盐,又何尝不是消费?更别说在城里了。长沙人早上起来嗦一碗粉,晚上吃个宵夜,洗个脚,唱个歌。年轻人看场电影,约几个同伴打一场游戏,吃个烧烤,下一回馆子或者周末全家到农家乐玩了一天,约朋友钓一天鱼,处处是消费。或许有时候,你自己没有掏钱,没有刷卡,但别人请客同样是一种消费。所以说,没有消费,就没有人生。
那么,经济学家是怎么看待消费这个事儿的呢?今天我们和湖南商学院一级荣誉教授,博士生导师、湖南省人民政府参事,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湖南省商业经济学会荣誉会长柳思维教授一起聊聊这个话题。
柳教授认为,消费是最终需求,既是生产的最终目的和动力,也是人民对美好生活需要的直接体现。加快完善促进消费体制机制,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有利于优化生产和消费等国民经济重大比例关系,构建符合我国长远战略利益的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柳教授认为,改革四十年,中国的经济发生了新的变化,消费上了新的台阶,无论是消费的规模和增长速度已成为世界名副其实的消费大国。中国作为一个经济大国,消费作为内需的主导力量正逐渐体现。过去经济增长的动能主要是以出口投资为主,现在已经转移到以消费功能为主,消费成为内需主导力量。《关于完善促进消费体制机制进一步激发居民消费潜力的若干意见》顺应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宗旨,明确提出“实行鼓励和引导居民消费的政策”,并从实物消费、服务消费、消费新模式、农村消费,以及消费环境、政策配套和消费引导等各个方面,明晰地作出部署,为当前进一步释放和扩大消费需求、促进消费结构升级提出了一系列针对性和可行性强的指导性意见和对策措施。
随着人民群众收入水平的提高,中国消费升级进入品质消费时代更加明显。消费升级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是物质产品的消费更加注重质量和品牌,再一个就是更加重视文化和服务消费。近年以来,服务消费发展得尤其快。首当其冲的是旅游消费。其次是文化消费、体育消费、健康消费、信息消费。信息消费包括教育,这些消费发展特别快。
比如文化教育消费,如果你到稍微好些的小区或离学校较近的楼盘,可看到很多幼儿培训班或培训学校,这些培训可不便宜,孩子教育培训已成为消费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是属于教育消费。还有旅游,现在我们国家已成为全世界最大的旅游国,中国旅游者已成为各国争抢的客源。这些年乡村旅游也越来越兴旺,大节小节,甚至周末,一家人去农村休闲、体验、吃饭、钓鱼,已成为很多人的首选。
我们已进入消费升级的时代,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是好事。有的专家甚至将其称为一场“新的消费革命”。去年中消协维权的主题就是“品质消费”。
近年来,新业态、新零售等新商业模式层出不穷,发展迅猛,令人眼花缭乱。比如移动电商、智慧商业、智慧商店、智慧物流等,餐饮行业的各种外卖,互联网+。在长沙,小餐饮店都有了实体店加网上销售,快递小哥满街跑,扫码即可消费。还有各种网购。双十一,每年销售都是以千亿计。去年10月份我回老家参加亲友婚礼,看中老年妇女卡拉OK唱得欢响彻山谷,不识谱但胆子大,虽然跑调但唱得其乐融融的,这种现象我以前回老家是没见过的,这也是老百姓对美好生活追求和需求。
近年,消费的国际化程度,开放程度进一步提高。这个最大的标志不知你们注意到没有,我国主办了首届进口博览会,大量的消费品增加进口;另一个是跨境电商采购发展得也相当快;第三个是大大地降低了进口关税,很多产品降低了关税,比如东南亚地区的水果进口零关税,大量的药品进口税下调,有的甚至零关税。特别是治癌药品,因为降税,价格大幅下降,老百姓得到实惠,心里特别高兴。电影《我不是药神》里患者吃不起进口药的现状必将得到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