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床上躺了三天,以为自己要殒落了。
转了一圈,悠悠醒来,天地依旧。
人总是这样,病了,希望好起来。要死了,希望活下去。
好了,便有了许多的想法和欲望,忘了伤疤也忘了痛。
于是幻想着醒来之后世界有些变化,甚至焕然一新。
不是说,洞中才七日,世界已千年嘛。
可是,醒来一看,依然是下着雨的秋天,依然浑身被抽筋了般软,被鞭打过后般的疼。原来,我不是误入了神仙洞,而只是病了一场。只是没有像那些有人付费的一样到医院去折腾一番。因为,我自己知道,一时还死不了。因为罪还没受够。要你走,谁也留不住,不让你走,走也走不脱。话又说回来,用高端药物现代手段留在这个世界,占床位,占官位,占地位,浪费空气和资源,有什么意义?该死而未死,是为枉活;不该死而死去,是为夭折。但活多久总是要死的。想通了这一点,对生与死便释然了。
每年总要那么来一次,在情绪低落时,重感冒便像少年时的恋爱一般说来就来了,排山倒海不可抗拒的来了。好在习惯了。好像真成了习惯。防不胜防啊。
说起习惯这东西真是厉害。
就像抽烟,就像喝酒,就像玩游戏,就像赌钱,就像当领导耍威风,就像小狗随地大小便,就像一些人喜欢装B,就像一些人嫖娼或偷情,就像睡懒觉……等等这些好像都是有习惯性的。而且这些坏习惯很容易养成。
人其实是一种很奇怪的东西,有的习惯好想培养,却做了一次第二次就忘了,比如读书,比如早起,比如勤俭,比如廉洁,比如戒烟……而刚刚列举的那些坏习惯很多人在不知不觉间,在弹指之间就养成了。真不知道是因为什么。
其实和打麻将一样,写作也是一种习惯。
就像一个女人思念一个喜欢的男子,或是一个男人暗恋一个喜欢的女子。习惯了,便忘不掉。一闲下来,便没来由的想起来了。
因为躺了几天,总觉得哪儿不妥帖,后来一想,原来是几天没写那些狗屁文章了。顺便说一句,有人可能对我把写文章这样的神圣的事说成狗屁文章,有些不以为然。
因为前两天还看到一位作文的写了一篇文章,便大大的宣扬,是弘扬改革开放的一曲颂歌,是批判旧时代的一篇檄文。我看了几乎要笑掉大牙,实在忍不住(臭毛病又犯了)在群里说了两句:意思是你算啥呀?莫扯那远。计划经济好还是市场经济好?别讨论那些个事,历史的眼睛亮着呢。
你说是你妈好呢?还是爹好?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需要,有这么愚蠢的去做比较的吗?是吃肉好还是吃青菜好?由各自的身体说了算。有的人吃肉有劲,有的人吃肉有病。万事万物各有各的意义,各有各的作用。
所以说,老符作文既不是为了实现四个现代化,也不是什么檄文,只是有感而发,是一种习惯而已。
当然有喜欢的朋友认同,点个赞,甚至赏包烟抽就更好了。如果更有兴趣的朋友喜欢转发到自己的朋友圈,让更多有兴趣的朋友看到,就更感到荣幸了。
现代人创造垃圾的能力不断提升,创造文字垃圾的人就更多了,如果还一而三三而再地死皮赖脸要别人怎样怎样,是很会讨人厌烦的。所以,写作于我而言只是一种习惯,一种爱好而已。
说到习惯,真是一言难尽。前几日,过双节,亲友们聚在一起吃饭,有一晚辈一手拿筷子,一手拿手机,其父责其不礼貌,要他放下手机先吃饭,小伙子就要暴怒。见如此,我们只得劝算了算了,孩子嘛,大了就好了。做个和事佬,免得大家脸上不好看。其实,这个习惯不止于他,很多年轻人也有着同样的习惯。但做父母的却敢怒不敢言,在儿女面前只能低声下气,深怕得罪子女,这种现象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这难道不是这个社会最大的悲哀吗?
既然说到了习惯,再说说另一个习惯。那就是早起。
现代社会啊,许多人每天都在上演三件事:
晚上睡不着,早上起不来,后悔昨天睡太晚!
吃胖了去减肥,熬夜熬出毛病了,去打点滴;晚上到凌晨也不肯睡,第二天睡到中午也起不来。
其实有一句话我们每个人从小都会背: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
父亲是个种田的,教我这句话时,我似乎也明白了很多道理。
在我的印象中,父亲从来没有睡过懒觉,每天天不亮就起床了,田里土里的忙活,为了一家人能吃饱穿暖,没有浪费过一个早晨。虽然当时的我还有些半信半疑,但父亲一辈子都不会骗人,更不会在儿女面前说假话。因此,我是无条件的,似懂非懂地相信了。
后来渐渐长大,才在书上看到了:一日之计,始于清晨。这句话。后来有哲学者说,早起的鸟儿有虫吃。
可是马上有人反驳着说:早起的虫儿被鸟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