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沉吟半晌后道,“苏锦坚贞忠烈,是举世公认的巾帼英雄。”
皇后闻言,命人取下悬挂的缂丝紫衣观音,拿给皇上品鉴。
“苏锦精通丝织刺绣,其中以缂丝作品最为出色,这幅紫衣观音便是她的巅峰之作。”
“缂丝采用通经断纬的织法,两种花色之间经线相通,色纬却是不相通不贯穿整个幅面。”
两名太监将缂丝紫衣观音举起拉平,供皇上细看。
只见色彩与色彩的接合处形成了明显的缝隙和孔点,细微之处显高低,犹如镂刻而成,富有立体感,难怪被称“刻丝”。
皇上的御用朝袍乃是十数位出色的缂丝绣娘花费数年时间织作而成,而这幅紫衣观音的用针竟比龙袍还要精细,果真不凡。
皇后揣摩着皇上的心思,试探道,“苏锦的母亲乃是西域舞娘,她生来有别于江南女子,时人皆视其为异端,以致嫁不出去。但谁曾想国破家亡之际,竟是这嫁不出去的女子,勇敢地站出来与贼寇首领叫板,且宁死不屈。”
皇上终于察觉到皇后话里有话,她是在以苏锦之坚贞类比云霄之忠烈。
见皇上并未显露不虞,皇后继续道,“贼寇攻入中原,那些作威作福的地方望族乡绅,全都成了没骨气的奴才,这群人浑身的血加起来,也没有一名番族混血的女子热。可见忠烈与否,从不在血脉,而是在精神。”
皇后说得有些多了,原本称赞完苏锦的忠贞就应该打住,剩下的都留给皇上定夺。
帝后毕竟不同于普通夫妻,家事亦是国事,后宫议政,需点到为止,否则反而会让皇上戒备。
可皇后毕竟与皇上同甘共苦多年,若不是当年天下大乱,各地望族乡绅铆足了劲欺压百姓,他们也不至于被逼得起义。
后面那段话,也算是有感而发。
皇上念及往昔,感慨万千,心里其实已经被皇后说服,但表面上却仍是高深莫测的模样。
太监掌着烛灯供皇上察看织品细节,烛光跳跃,皇上的脸在这明暗不定的照射下,深沉而又孤寂。
便在这时,司礼监一名身穿中宫官服的秉笔太监,步履匆匆地踏进殿内,先向皇上和皇后行礼,紧接着对皇上道,“圣上大喜,钦天监巡察天象,发觉夜空中现出五星连珠之相,此乃大吉之兆啊。”
从云棠离开太子府到现在,已经过了两个时辰,天色渐晚,星光便得以显现。
皇上心里越发地高兴,面上却沉稳依旧,静气十足,只是将双手背缚,问道,“钦天监监正何在?”
“回禀圣上,朱监正并两位监副都在赶来的路上。”
皇上点头,“既如此,传朕口谕,去玉清宫将国师也请来,一同聊聊五星连珠是怎么回事,偏信则暗,兼听则明嘛。”
秉笔太监领命告退,皇上则执起皇后的手,走到殿门前的台阶上观看星象。
今夜月华如水,群星闪耀,五星连珠的异象并不明显,帝后也看不出个所以然,只能等国师和钦天监的人来,看他们怎么说。
上古舜帝即位时,天象现五星连珠,于是该年定位甲子年,为干支纪年法的开始,自此五星连珠便被认为是吉瑞之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