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刚才那人的长相与安王相差甚大,还是得调查清楚,他收回思绪后,便吩咐下人去探查了。
那首诗很快落到了其他几位判官手中,其中一人阅读后,不喜反怒,站起身言道:
“一派胡言,我蜀国边塞的将士们皆是骁勇善战之辈,大丈夫皆已马革裹尸为荣,岂会厌战!”
但另一人却有些不满,立刻反对道:
“董夫子难道体验过边塞军营的生活吗?你怎知将士们不会讨厌战争呢?在《蜀策》中就收录过许多边塞诗人所述厌战之前的诗句,老夫倒是觉得这首诗将真情实意都写了出来,乃是佳品!”
“哼,边塞将士们是否厌战,韩尚书最了解不过,我们不如听听尚书大人怎么说!”
随即,几人将目光重新汇聚到韩权身上,后者思索许久,蹙着眉头反问道:
“咱们先不论这诗中所表达的厌战之情,单看这诗句,诸位觉得如何?”
四个老者不假思索,异口同声道:
“当居魁首!”
“那便行了,来人,将这首《凉州词》挂上去。”
四位老者有些不解,细想一番才意识到什么,相继闭上嘴巴安静了下来。
韩权对手下摆摆手示意,随后便注视着长卷离自己远去,他以前担任明州刺史的时候,常能听到将士们的厌战之语,但这首诗中不单单是将士厌战,更是抒发了作者反战的情绪。
若真是安王殿下所作,那么能够评判的人就只有陛下了。
看着长卷被挂上,楼中的才子书生们迅速围了上去,他们早就有些迫不及待了,目光盯着这首能让几位大儒吵起来的诗词上面,有人更是不禁将内容读了出来。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很快,一众才子惊呆在原地,他们虽然没有五位老者那么博学多识,但也是寒窗苦读十几载,自然能判断出这首诗的高度。
苏卿没有挤进人群,听到刚刚的朗诵声后,不禁将目光投向门外,喃喃道:
“杨老七,凉州才子吗?有机会定要结识一番。”
周源的关注点不在诗词上,而是饶有兴趣地注视着高和,望着后者愤怒却无奈的脸色,他不禁笑出了声。
“让你嘚瑟!”
不久后,众人对这首《凉州词》心服口服,都认为其摆在魁首的位置没有问题,但也有少许说战争诗与边塞诗无关的声音,不过也很快被压了下去。
林掌柜站在高台上,正打算宣布更换题目,却发现许多客人相继离去,打听后才知道这些人觉得他们的诗已经没有机会再去争魁首之位,想要换家酒楼再去碰碰机会。
听到这里,他不禁面露苦色,原以为抽出个很难的题目会让许多人留下来参加下一轮,结果却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不过,这首诗听上去就很厉害,应该也能天香楼增添不少名气吧,就是不知道这位“杨老七”的究竟是谁!
有这个疑问的人自然不止林掌柜一人,《凉州词》迅速席卷着整个长安城,大家都在打听杨老七这个人。
【作者题外话】:银票,银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