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江刚刚回到梁山泊,派往济州、东平、东昌府的刺探着急慌忙回来报告,宿元景正在收拾济州、东平、青州残军,与东昌府兵合并一处,约两万余众,提拔东昌府兵马都监双枪将董平为副都统,任主帅,誓师出征,征讨梁山泊贼寇。公孙胜派欧鹏、马麟来报,高唐州知府高廉接到朝廷密旨,正积极准备征讨梁山泊,待梁山兵马与东昌府兵马开战之后,高唐州兵马奔袭梁山泊本部,给予梁山泊致命的、毁灭性的打击。
宋江看了众将领一眼,说道:“我们要寻活路,朝廷却逼着我们走死路,如今之情势,也只有一个字可以解决问题,那就是‘打’,也只有把他们打痛了,打怕了,打哭了,他们才知道我们的一片赤诚为国为民心,卢员外把我们众人比作贾家楼聚义的十八条好汉,这个比方很好,十八条好汉之所以受到秦王李世民的重视,是因为他们厉害,如果是一群稀屎软蛋货色,秦王会稀罕他们吗?诸位兄弟,不管以前如何,我宋江也不再多说什么,但请大伙记好一句话,那就是‘我们可能有很多不同,但我们却只有一个梁山泊’,梁山泊不保,你的一切,都将成为泡影!”宋江的话,说出了大伙的心声,众人义愤填膺,斗志昂扬地喊叫着,誓死保卫梁山泊,与朝廷兵马决一死战。
宣赞站在宋江面前,发布着梁山作战总动员令:
甲字号令:此次征战,事关梁山生死存亡,由梁山兵马大总管宋江亲任主帅,吴用为军师,裴宣为行军都监,蒋敬为粮草督办。
乙字号令:林冲率本部兵马为先锋官,索超、陈达、杨春为副将,兵出济州府,直逼东昌城。
丙字号令:关胜任中路军主帅,张清副之,花荣、单廷圭、魏定国、韩滔、郭玘、李云等将军为偏将,率领大军一万,及两千长盾兵,水、火兵各五百,紧随大军,兵出济州府境内,与林冲部相呼应。
丁字号令:组建左路军,五千兵马,以呼延灼为帅,宣赞为军师,杨志、孙立、孙新、杜迁、宋万为偏将,兵出高唐州大道,监视高唐州敌人。
戊字号令:杨雄率兵一千,为左路游击部队,石秀、石勇、邹渊、邹润、蔡福、蔡庆等为偏将,鲁智深率兵一千,为右路游击部队,李逵、解珍、解宝、焦挺、杨林为偏将,隐蔽于东昌兵马左右两翼,不断对其实施骚扰。
巳字号令:宋江所在中枢,随关胜中路军活动,以吕方、郭盛为护军校尉,戴宗、时迁为刺探司马,安道全为医伤司马。
庚字号令:晁盖留守梁山泊本部,组建留守兵马,以武松为帅,朱武为军师,刘唐、施恩、孔明、孔亮,薛永、鲍旭、曹正、李立、郁保四、王英、扈三娘、段景住、皇甫端及鸭嘴滩小寨童威、童猛,凌震五百震天雷炮兵,原聚义厅留守人员及四家酒店,均归武松留守兵马总管统领。
壬字号令:水军将领,以李俊为首,阮小二、张顺、阮小五、张横、阮小七、王定六为偏将,实施水路作战,并负责运输粮草。
癸字号令:高唐州诸将,以公孙胜为首,随时准备反水,与高廉决裂,积极破坏其军事行动。
天字一号令:大军团作战,严明军纪,不听号令者,斩,泄漏军机者,斩,扰乱军心者,斩,迟疑不前者,斩,贻误军机者,斩,临阵脱逃者,斩,见死不救者,斩,大败而归者,斩!
众将得令,准备去了。
先锋林冲,回到郓城县,于柴进等人交割了一千兵马守城,自带了四千兵马,按照宋江号令,兵出济州府。济州城年前刚刚被梁山泊兵马攻破,朝廷任命的各级官吏尚未到位,知府一职,仍然是远在京城的大理寺卿赵子昂代理,其余官吏,残缺不全,有的在等待观望,有的干脆走人了事,甚至有的人回家拉起了山头,这年头,他晁盖、宋江抢得,我们同样抢得。这中间就有这三伙,一伙是原济州府缉盗副官孔令孟,重新占领袭庆府飞龙山,当了强人,聚众千余人。一伙是原济州府两牢节级孟文明,聚众数百人于白佛山。一伙是原济州兵马偏将关天秩,聚众数百人于老家圣君台。而且相互串通,共推孔令孟当了盟主,划分势力范围,相互策应行动,抵抗官府和梁山势力的浸入。林冲兵至济州府处,四千兵马,不敢分兵进城驻扎,只好在运粮河码头驻军,等待关胜大军,再向东平、东昌府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