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农户家,土坯墙外种植着一些蔬菜和玉米。
三间茅屋只有最大那间窗户有灯光,墙角摆着一些耕种用的工具。
“有人吗?”
我和杨巡壮着胆推开木栅栏来到屋前。
连唤了两声,屋里才算有了回应。
房门打开,一个胡子拉碴的老汉探出头,警惕的看着我们,在他旁还有一个老妇人,怀里抱着大概两三岁的小孩。
这应该是爷孙三个吧。
“你好,我们是来这边旅游的游客,不小心迷了路,能不能卖给我们一些吃的东西?”我笑着说出早想好的说辞。
对方似乎听不懂我在说些什么,满眼都是疑惑的打量着满身泥泞的我们。
那老妇人叽里咕噜的说了一堆,我们不懂佤语,也是一头雾水。
对方只会说佤语,我们又不会,这就让人有些抓瞎了。
不过这难不住我,我上前两步做了个往嘴里喂东西的动作,然后又拿出兜里的现金比划两下。
对方可以听不懂华国语,却不会不认识钱。
在当地RMB比缅币流通性还强,商人做买卖都只认这个。
经过我一通比划,这家人总算看明白了,热情的老妇人忙邀请我们进屋里坐,一边招呼老汉给我们拿些吃的。
饭桌上还有没吃完的饭菜,老妇人又去厨房生火给我们摊了些面饼,老汉在屋外杀了鸡煮汤。
看着老两口这么热情,我们都有些不知所措,决定多给他们一些钱,不能让人白辛苦一场。
很快热腾腾的面饼和鸡汤就端上桌,加上那些剩菜,我们总算饱餐了一顿。
老两口满脸和蔼的看着我们狼吞虎咽,我比划着想邀请他们也吃一点,却被他们摆手拒绝了。
“啊!我感觉自己又活过来了,这种感觉真好。”杨巡两手捂着撑圆的肚皮,一脸满足的叹息道。
这只鸡起码四五斤重,连鸡汤一起被我俩消灭的一干二净,只剩下那堆鸡骨头。
不光是他,我也一脸满足的点点头。
吃的实在太撑,我都记不清有多久没像这样开怀大吃了。
主要还是逃离了园区那种喜悦的心情在作祟,不管吃啥都会觉得倍儿香。
吃饱喝足,老妇人给我们领到隔壁房间,稍微收拾了一下,便示意我们在这儿住下。
为了表达谢意,我拿出身上为数不多的现金,只留下两百,剩下的全给了他们。
以当地的消费水平,这几百块也算一笔不小的收入了。
老妇人拿着这么多钱,显得非常高兴,又拿了一些果干给我们当零食,这才关了门出去。
这里没多的床,多亏老妇人拿了张毯子铺在地上,当我们临时的床铺。
刚才经过一番沟通,至少我们知道没有走错方向,从这里到边境也就一天不到的路程,只要一直往前走,我们很快就能回到日思夜想的家乡。
重获自由的喜悦让我们精神倍增,几乎没什么睡意。
杨巡靠在我身旁,望着房顶发呆,忽然问道:“东哥你是哪里人啊?”
“四川。”我随口答道。
他一下激动的坐起,抄着一口流利四川话:“我也是四川人,原来我们还是老乡说。”
听到这熟悉的家乡话倍感亲切,我也侧过身和他聊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