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罗刹的都城到巴什基尔,约有一千一百俄里,罗刹大军又有十万之众,后勤压力极大。
幸好一路上都可以沿着伏尔加河的支流前进,靠着水路补给,倒也能勉力维持。
米哈伊尔回头望了一眼身后的军队,志得意满。他看向身旁的波扎尔斯基,笑着说道:“老将军,你看我罗刹大军如何?”
波扎尔斯基今年五十多岁,在罗刹人中已经算是高寿了,他一副老眼昏花的样子,听见沙皇的问话,连忙眯起眼睛说道:
“陛下的大军十分雄壮,一定能狠狠地收拾明国人。”
见波扎尔斯基唯唯诺诺的样子,沙皇本来还十分高兴,但听见他把敌军叫做“明国人”,便又皱起眉头说道:
“老将军,我早就告诉过你,敌人是蒙古人,你以后就别叫明国人了。”
波扎尔斯基听完,连忙点头,心中却不当一回事。
他老于战阵,知道那蒙古人不仅是军事技术落后于时代,而且本身也腐朽了。
就算是成吉思汗在世,来率领现在这帮蒙古人,也绝对打不过他们罗刹。
若没有大明在背后支持,便是二三十万蒙古人,也不可能打败弗拉基米尔,更不可能攻破秋明城。
但他却知道,沙皇坚持称呼敌军为蒙古人,不过是为了让全军上下同仇敌忾。
当年罗刹人本来在基辅一带过安生日子,建立了一个地区强国。
然而却被蒙古西征,直接打得国破家亡,只剩下北方僻远之地的一些小诸侯,靠着给大汗当包税人,才得以保持着一点独立性。
如此过了两百多年,罗刹人趁着金帐汗国衰落,才终于起兵造反,不仅脱离了蒙古人的统治,而且一路扩张,成为今日幅员万里的泱泱大国。
对于普通罗刹人来说,和蒙古大军交战,和跟大明军队交战,这可是完全不同的两回事。
波扎尔斯基知道,沙皇是希望借着击败“蒙古军队”的胜利,大大加强自己的威望,彻底把他们这些开国功臣给送到冷板凳上。
他心中当然不满,但却也没什么好办法。
这二十年里,沙皇根基已稳,全国上下都已认可他的帝位。
而且此次又是大明主动进攻,沙皇带兵去防守国土,占据大义的名分。
于是波扎尔斯基只能老老实实地认错。
口中说道:“是老将口误了,请沙皇责罚。”
沙皇看见他颇为恭顺的样子,心情好了不少,笑着说道:“老将军一时口误,也不必自责。”
波扎尔斯基又是躬身行礼,心里却在叹气:早知道这小沙皇那么能活,当年倒不如选个年纪大的。
罗刹人的年纪普遍活不长,当年若是选个三四十岁的中年贵族当沙皇,现在也有五六十岁,说不定早就老死,或者喝烈酒喝死了。
到时候,他们这些开国功臣的好日子就到了。
波扎尔斯基看了一眼沙皇,见他面色虽然发白,但眼睛却颇为有神,就知道他恐怕还能再活许多年。
但此时却没有后悔药可吃,波扎尔斯基只好把话题转回到军事上面。
波扎尔斯基开口问道:“陛下,此次与蒙古人交战,您有什么想法?”
沙皇听到这话,脑海中马上浮现出乌拉尔附近的地形。
他思索良久之后,才说道:“我军与蒙古人,本来都算得上是劳师远征,但现在蒙古人得了哈萨克人的投靠,后勤有了保障。而我罗刹的后勤物资,却要靠着伏尔加河,从后方千里转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