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顺天府。
朱由检还不知道,郭靖已经有了打持久战的主意。
他虽然已经下令,要在草原上建设驿站,打通顺天到西域的通道。
但两地毕竟相隔万里,所以消息再快,也需要三十余日,才能传到京城。这一路上若是遇到风雨阻碍,那么时间就又会拉长。
所以对于朱由检来说,西域的战报,都是三十多天前的旧闻。
但即便是不能实时掌握军情,朱由检仍然下令,让援军早日出发。
赵敏出发北上之后,大明朝廷便加速组建援军。
两个月的时间里,便又从建奴各部拉出一万骑兵,加上蒙古本部的一万骑兵,这便是两万大军。
而高丽设省之后,原先国内的军队也不必保留,于是朱由检大手一挥,又派出两万高丽兵,让他们也加入援军,一起去中亚打罗刹人。
如此以来,大明派出的援军规模,便高达四万。
朱由检又令各地工匠加班加点地打造兵器,随援军一起送去中亚。
这一日,朱由检在大殿中枯坐,对着坐满了整个宫殿的士子们发呆。
大明科举,正常情况是春天举行,也就是春闱。
然而今年春天,朱由检接着科举的由头,设立了高丽省。
由此一来,高丽的科举虽然另设一榜,但却也要和大明接轨,最后的殿试,一定要在顺天举行。
那么大明那些通过了会试的准进士们,也没办法参加殿试,只能在京中苦苦等待,等着他们的高丽同学们进京。
这一等就是两个多月。
高丽设省之后,为了安抚高丽人,同时也是为了显示普天同庆,来宗道又加设了一场考试,补录了不少举子,命他们一起去参加殿试。
等到高丽举子进京之后,又有许多乱七八糟的仪式和礼节。
这么一搞,时间当然拉长。
于是崇祯四年的春闱,居然与崇祯元年的恩科一样,又是在秋天举行。
明代的殿试要足足考六个时辰,各地举子们都是一路考上来的,像乡试甚至要连考上三天。
而殿试只考六个时辰,他们自然没有任何压力。
不过朱由检这个皇帝却有些坐不住了。
这大殿里的龙椅本就不怎么舒服,后边根本靠不到后背。连坐几个时辰,搞得他腰酸背痛。
但朱由检也不好伸懒腰,只好起身踱步,到考场中巡视。
贡士们看见皇帝走来,以为是皇帝要提前看一下考卷,于是一个个挺胸腆肚,写得神采飞扬。
但朱由检只是为了活动筋骨,哪里管他们在干什么。
可怜不少贡士,见朱由检连连点头,还以为是皇帝在肯定自己的文章,心中一喜:这下状元稳了。
然而朱由检只是觉得脖子酸痛,轻轻活动一下罢了。
过了一阵,朱由检觉得身体轻松不少,转而走到殿门口,对着门口的官员问道:“这段时间,有什么奏折送来吗?”
那官员说道:“回禀陛下,各省的奏折有不少,但都不是急事,只是蒙古那里送来一道奏折,说是西征的援军已经准备就绪,随时可以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