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封贵族是朝廷大事,可不是皇帝下个口谕就能完事的。
所以这天晚上,宫门外的管家们熬了一夜,也没有得到任何消息。
天刚一亮,宫中才跑出来几队锦衣卫。
管家们见状,立刻来了精神,紧紧盯住他们,以为他们是出来抓人的。但出于他们预料,这些锦衣卫只是叫了六科给事中进宫。
管家们对视一眼,有些摸不着头脑,只好派人回去传信。
这六科给事中突然被锦衣卫堵门,心里也有些发慌,他们当然也知道昨天朱纯臣被抓的事情。
但他们却没当回事,这些科道官,官职不高,权力却不小,都是科举正途出身,根本看不上朱纯臣这等勋贵,平日也没什么来往。
不过现在锦衣卫堵门,却让他们心里犯嘀咕,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但他们倒也不敢违令,匆匆穿上朝服,跟着锦衣卫进宫。
等到进宫之后,他们才知道这是皇帝要传旨,封赏昨日抓捕朱纯臣有功的国公们。现在叫科道官进宫,只是让他们把圣旨记录在案。
六科给事中们这才出了一口气,帮着皇帝拟旨。
不多时,锦衣卫们再次冲出宫去,这次是直接对着各国公府来的。管家们见状,立刻跟了上去。
尤其是那些国公府出来的管家,更是心中惴惴,生怕皇帝是要对自家老爷动手。
不过等他们跟到了国公府门口之后,却松了一口气。原来这些锦衣卫刚到国公府门口,就冲着国公们道喜。
“陛下要封赏您,请您赶快备好香案吧。”
那些国公听到这话,心中一块大石落地,赶忙命人准备,然后就听见那锦衣卫宣读道:“奉天承运皇帝,制曰,英国公讨逆有功,加封俸禄两千石。其余国公亦有功劳,加封一千石。”
明代国公的俸禄,都是明处定下的。当时全国百废待兴,所以国公的俸禄也不多,一般也就几千石。
现在加封了一千石,到也算是大手笔了。
其实大明朝廷给他们的俸禄,除了粮食之外,还有宝钞。
但那宝钞,也就当年还有些购买力,现在都快成废纸了。就是有人肯要,也是当做收藏品来用,压根不会拿出去当钱花。
这些国公听完,刚要行礼谢恩,只见那锦衣卫又拿出一份诏书。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朕感于……”
那些国公听到这“诏曰”二字,立刻紧张起来。这两个字可不是乱用的,不是涉及军国大事的圣旨,根本不会用这两个字。
果然,他们听那圣旨上说,他们这些国公本就劳苦功高,现在又擒获朱纯臣。所以皇帝特意准许他们挑选一个次子出来,另外封一个爵位,以示恩宠。
听了这话,国公们表面上一副喜不自禁的样子,心中却在疑惑。
咱们这位皇帝,虽然从不差饿兵,对于功臣的赏赐,一贯是大手笔。但我们昨天干的这事情,好像也不知道给这么大的恩赐吧?
但他们又不可能推辞,只好领旨谢恩。
这消息传开,满朝都有些震动。
朱由检继位以来,不是分封过贵族,像孙承宗和毛文龙,还有来宗道,现在就都有爵位在身。
但他们要么是战场上立下大功,要么就是推动过高丽内附,有开疆拓土的功劳,所以分封爵位,实至名归,倒没有什么奇怪的。
可是皇帝现在给这几个国公的次子封爵,到底是什么意思?
见大臣们都在打探,朱由检也不打算保密,这推行南洋分封的事情,早晚要在朝廷上讨论一遍,现在瞒着他们也没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