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步声匆匆响起,牛三抬头一看,只见又是一顶绿色软轿从眼前快速跑过。现在虽然是秋天,但抬轿子的几个脚夫跑的飞快,居然跑得汗流浃背。
牛三回头,对旁边坐着的朋友问道:
“今儿个到底怎么了,这么一会儿的工夫,倒是有六七个大员进宫,莫非是那成国公……啊呸呸,是罪人朱纯臣的判罚给定下来了?”
他那朋友消息更灵通些,开口说道:
“皇帝老爷不是早就下令了吗,把那朱纯臣发去凤阳圈禁。今天这些高官入宫,恐怕是别的事情。”
这两个百姓只是在街边吃食,当然只能看着朝廷高官们的轿子发呆,但已经入宫的几位大臣,此时已经知道了事情的原委。
是中亚传来了最新的军报。
从第一天夜里,罗刹的先锋军队突然开始夜袭丁字堡,到第二日明军过河,接连击溃罗刹军队。
这前后的时间跨度,还不到十二个时辰。
头一日报平安的军报,虽然也是加急回京,但信使却只是正常的换人换马。
而后来报捷的信使,却是玩了命一样往顺天冲去,因此这几场交战之后的战报,竟然是前后脚之间,就送到了朱由检手中。
朱由检看完之后,心中大喜,立刻给亲近大臣下旨,让他们进宫面圣。
这才有皇宫外那些轿子。
来宗道封爵之后,朱由检给他赐下了宅子,就在皇宫东边不远,出门就能看见宫墙。
所以他是来的最早的一批。来宗道对着皇帝说到:“恭喜陛下,这次中亚大胜,我大明西北无忧矣。”
朱由检听完之后,轻笑着点头。
他其实心里清楚,这几仗固然是大胜,前后击杀和俘虏的罗刹兵,有三四万之多。但罗刹心腹之地还没有受到战火影响,元气未损,给他们几年的时间,总还能恢复过来。
所以来宗道这话,说的也不怎么对。
但此时前线大胜,朱由检心情极好,所以也没有计较,只是对户部和兵部的官员嘱咐道:
“今日连续几波信使回京,这一路上的驿站,定然是人困马乏。你们记得要给沿途驿站补充马匹和银子,勿要让后面的信使速度变慢!”
看见这两部的官员点头,朱由检才转回头去。
说话间的工夫,又赶来了几位大臣。朱由检见在京的文武官员,差不多都到齐了,于是便为后来的那些大臣,当众宣读了一遍军报。
这些官员听完,对皇帝也是一片歌功颂德。
“陛下武德披于四海,扬威西域,远迈汉唐啊。”
听着大臣们的吹捧和彩虹屁,朱由检笑着接受。
他派大军西征时,朝中不少文官都反对他,觉得现在建奴和蒙古都归顺了,正好是四海升平,该刀枪入库,马放南山。
虽然这些文官在朝廷上没法反对皇帝,但暗地里不知道写了多少小作文和诗词歌赋,说自己这个皇帝穷兵黩武。
现在前线大胜,这些文官只能捏着鼻子说这些话,朱由检心中怎能不暗爽?
过了一阵,朱由检才挥手,让文官们闭嘴。这帮人不愧是科举考出来的,精通八股文章,这歌颂战胜的应制诗是张口就来。
只是水平都不怎么样,听的朱由检头晕脑胀,只好让他们别再说了。
朱由检把目光投向户部尚书,对他说到:“前线这一场大胜,这赏赐可不能耽搁,户部立刻拟个章程给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