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赵敏一声令下,援军立刻南下,没几天的工夫就到了楚河。
此时已经是初冬,到了枯水期,楚河最西端已经干涸,露出河床,不过这一段的河流本就不深,河床也很平缓。
所以援军不需要桥梁,也能跨过河床。
在分出一部分兵马去秋明之后,赵敏手中的兵马还有三万五千,她带兵进入营地,直接占了中军大帐。
过了几日,从乌法城退下来的大军,接连回到南边的大营,见这后方来的监军,尽然占据了郭大帅的营帐,心中都颇有不满。
不管郭靖先前再怎么保守,自从他领兵接连大破罗刹之后,这能带着大伙打胜仗的将军,都会受到军中的爱戴。
何况大明这几场胜利,交换比也极为好看,将士们自然更是喜欢自家这位郭大帅。
而在他们看来,这新来的监军,不过是个不知道从哪里冒出来的宦官,竟然敢压在郭大帅头上,这哪里能忍?
于是几个哈萨克部的首领带头,一帮明军将领在后,锦衣卫的百户也跟着起哄,一起来到大帐之外。
那些哈萨克人无知者无畏,但明军将领却知道利害。能被皇帝派到前线监军的,自然都是心腹。
有人偷偷问那几个锦衣卫的百户:“这位赵公公到底什么来头?若他真有大背景,咱们可没必要强出头。”
那几个百户对视一眼,笑嘻嘻的说道:“什么赵公公?咱们心里只有一个公公,那就是曹公公。”
这些将领知道,百户们口中的曹公公,就是曹化淳,这人可是陛下眼前的红人。
这些百户们如此亲密的称呼曹化淳,显然就是他的心腹。
将领们心道:既然这些百户一直跟着曹公公,最是熟悉宫里的情况,他们也肯跟来,就说明这赵公公没什么背景,我们倒也不必怕他。
想到这里,他们来了精神,又大声鼓噪起来。
赵敏正在营中安坐,研究波斯的事情,突然听到营外的闹声,她回头说道:“小娅,你出去看看情况。”
小娅得了吩咐,小跑着出去,等看清外边情况后,快步跑回到房里:“赵公公,不好了,那些军官要造反了!”
原来她没见过世面,竟以为这些军官们是来作乱的。
赵敏听完,当然不会当真,她这大帐周围不仅有数千明军护卫,就是朱由检派来的亲卫也有几十人。
他们要是见情况不对,早就冲进来护着她撤走了,哪里还能一点动静都没有?
赵敏知道,这些将官们无非是看自己不顺眼。毕竟从朱由检登基以来,就几乎不用太监做监军。
自己现在顶着个太监的名头,又直接占了郭靖的大帐,他们心中不满,倒也是寻常事情。
赵敏想到这里,直接把那地图扔到一边,随手在腰间挂上一件玉牌,就大步走了出去。
小娅身形一缩,本想再劝,但她见赵敏都不怕,于是鼓起胸膛,也小跑着跟了出去。
账外那些人还在聒噪,突然见赵敏出来,都是一愣。
他们拱手道:“这位是哪家的公子?我们是来找那赵公公的。”
原来他们把赵敏当成了来军中镀金的勋贵子弟,倒是客气了几分。
赵敏摇头道:“我就是赵公公,你们找我……找咱家何事?”
这话出口,几个哈萨克部的首领倒没什么反应,只是心中感叹:大明果然物宝天华,连一个宦官都丰神俊朗,倒是可惜了。
但那些大明人却对视一眼,虽然没人说话,但显然都明白了各自的心思:咱们还在大明的时候,只听说皇帝陛下喜欢学外语,没听说还好这一口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