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突然听闻小琉球有变,所以朱由检南下的时间,比原定计划,要早上一个月。
现在既然已经到了南直隶,也没有在这里枯等一个月的道理。
于是朱由检下令,让周围几个省的官吏都轮番前来拜见,也算是了解一下自家手下这些封疆大吏。
朱由检继位虽然已经接近五年,但却只认全了督抚一级的高官,对于次一等的官员,不少还都没有见过。
现在几乎合适,正是考察一下他们的时候。
这一日大清早,官吏们又等在皇宫之外,准备上朝觐见皇帝。
附近的百姓看见这状况,感叹道:“当今天子倒还真是勤政,居然每日都要开大朝会,倒是有当年太祖爷那劲头了。”
他周围几个百姓也连连点头,说到:“就是,圣天子在位,咱们大明朝可又能太平几十年咯。”
若说朱由检即位以来,大明朝得到最多好处的百姓,第一个要属北直隶的百姓。他们从此不用遭受兵灾,也不用再缴三饷。
第二个嘛,就要算到南直隶百姓的头上。朝廷废漕改海,几乎彻底废掉漕赋的好处,大多数都落在他们身上。
至于海贸发达,也主要是南直隶收益。
百姓得了好处,自然要夸耀朱由检这位“圣天子”。
别说他南巡后每日都开大朝会,算得上勤政。
就是他天天躲在后宫里,跟着小姑娘高强度学习吴侬软语,百姓也只会说他是垂拱而治。
在大明百姓看来,只要能让百姓过上好日子,那做什么就都是对的。
不多时,宫门大开,官吏鱼贯而入,进宫面见皇帝。
他们走到奉天殿后,耳中听见一个太监高喊,“皇帝驾到”。
他们立刻跪下行礼。
这些南方官吏听见这声音,倒没什么反应。但跟着朱由检一起南巡的朝廷官员,却都有些心情复杂。
原来那太监,竟然就是离京一年有余的曹化淳。
等到朝会结束,京官们退到殿外,立刻凑到一起,小声谈论起来。
“我早就听说皇帝派曹公公南下,当时没当回事,但这一年多来都未见他回京,还以为他惹恼了皇帝,这才被外派。”
“没想到今日,竟然在皇帝身边看见了他,你们谁知道,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另一个大臣摇头,“这我哪里知道?那曹公公执掌锦衣卫,他要是想知道咱们的事情,倒是易如反掌,咱们却怎么可能知道他事情的原委!”
但却有人偷笑道:“陛下前几个月,不是新提拔了一个叫王承恩的太监?现在曹公公回到皇上身边,倒是有好戏看了。”
经历了天启朝擅权专政的魏忠贤之后,大明朝的官员,对于太监就有一种天生的防备。
现在看到皇帝身边同时有了两个大太监,自然乐得看热闹。
所以听到这话之后,其他大臣也掩面偷笑,但却也不敢太过高兴。
毕竟曹化淳手下的锦衣卫,还有很有威慑力的。他们担心自己笑的太开心,回头让那“曹督公”知道了,反过来给他们小鞋穿。
但在宫中,等曹化淳见到王承恩时,两人却格外客气。
王承恩随王伴驾,跟着朱由检一起到了金陵,听说曹化淳回来拜见皇帝时,主动退让,令曹化淳露了一次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