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军备改革
“那你画的其余两个,都是啥呢?“赢政继续询问。
“大王,士兵上马难,战斗中容易掉下来,对吧?“赢臻反问。
“没错,战场上,士兵们常常因此受伤,甚至踩死。“赢政肯定地说。
“那么,我画的这两个,就是解决这个问题的。这个叫马蹬,士兵们可以用它轻松踩上马背。“
“而这个是马鞍,能让士兵坐在马背上更稳固,防止他们摔下马来。“赢臻道。
“太棒了!“
“太聪明了!“
“马蹄铁、马鞍、马蹬,这三件新奇之物真是奇妙无比,你果然是大秦的才子,想得如此周全。“
赢政真诚地赞扬。
这三件创新之物,既解决了马蹄磨损的问题,还解决了士兵上马困难,易于从马背上摔下的难题。
“大王,我先让人制作十套马蹄铁、马鞍和马蹬,进行实验。一切就绪后,如大王满意,我们就可以大规模生产。“
赢臻提议。
毕竟对于赢政来说,马蹄铁、马鞍和马蹬都是新奇的创意,他得亲眼看到成品,才能放心。
“好,就按你的意思办。“
赢政给出肯定的答复。
“那我就告退了。“
赢臻马上离开了王宫。
他迈出宫门,直奔咸阳城的一家铁匠铺。
战国后期,铸铁技术越发成熟,市场上开始出现了青铜器和铁器并存的局面。
铁器虽优于青铜器,但其制造技术复杂,工艺要求高。
因此,青铜器还是市面的主流,铁器屈居其后。
铁器的高昂价格也让大部分人望而却步。
……
赢臻找到铁匠铺的主人,向他详述了马蹄铁、马鞍、马蹬的制造过程。
指导完成后,赢臻便离开。
三天后,赢臻再次走进了铁匠铺。
铺里已经完成了十副马蹄铁、马鞍和马蹬的打造。
这是人类历史上的第一批马蹄铁、马鞍和马蹬。
不论马蹄大小,马蹄铁都能轻松调整。
而马鞍与马蹬相连,马鞍也可调节宽度和大小,适应各种战马。
赢臻将十副马蹄铁、马鞍和马蹬装进一辆马车里,然后驾马车前往了骊山大营。
骊山大营位于骊山脚下,驻有五六万大军。
它肩负着保护咸阳城和雍城的重任,是咸阳城的护城军,作用重大。
营中的统帅是蒙武将军。
在之前的叛乱中,蒙武将军受到欺骗,险些引发大祸。
此事让他深感自责,一度消沉。
然而赢政不但没责备他,反而鼓励他振作。
赢臻驱车向骊山大营进发。不久,他抵达了骊山大营。
“谁在那儿?“
赢臻的马车刚靠近营区,就被警惕的士兵拦住。
赢臻从马车中走出,望向军营。
只见锦旗飘飘,士兵们身着军甲,精神焕发,练习的喊声震天动地,气势汹汹。
秦国的精英部队如同盖世英豪,彼此守望着不屈不挠的战士精神和铁血军规。
“传蒙武将军一声,我,汉阳侯要见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