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喜丸子炖上,‘咕噜咕噜’的冒着香味,那边清蒸鱼也已经上锅,红烧鱼也已经开始飘出浓浓的酱香味。
王成抬手看了看时间,和左右几个帮厨的人嘱咐道:“这个丸子还得四十来分钟,鱼二十分钟左右就可以停火了,红烧鱼小火煨着就行,我走了,真的得走了。”
“你快去吧,一会儿再耽误了好时辰,这边有我们,你就放心吧。”
新房离的并不远,走个五六分钟也就到了,这会儿已经围着不少等着发糖发上梁糕的孩子了,李师傅蹲在大梁旁仔细绑绳子,这可不能有一点儿差错。
“柱子,你看看那边绳子紧不紧,使劲拽拽,别到时候一用力就松了。”
“我知道!”
主家都很忌讳上梁出问题,他们同村的一个木匠师傅因为上梁的时候绳子松了,直接砸烂了半堵墙,后面就再没人找过那个木匠师傅了,李师傅这才顺势上来了。
李师傅一抬头瞧见王成:“王师傅,你来了,来来来,咱俩对对词,一会儿还得唱词呢。”
两人大概的对了一遍词,基本就是王成顺着李师傅的话往下接词就行,倒是也好记。
王成又想起来上次王德利家上梁的步骤,抬手指了指绑在台子上的大红公鸡:“我是不是还得杀鸡呀。”
“对对对,往梁上撒鸡血,那红条子也是按着你的意思来写的,您过来再看看?”
王成随着过去,遒劲有力的大字,笔锋流畅,“吉日上梁高楼起,良辰铸顶骏业兴”,王成满意的点了点头:“这字是你写的?”
李师傅有几分紧张:“您不满意吗?”
王成竖起一个大拇指:“好字!”
李师傅松了口气,一旁的柱子过来提醒:“师父,马上六点了。”
李师傅大手一挥:“开始开始!”
按着顺序,王成一刀就解决了大红公鸡,鲜红的血洒在大梁披的红绸子上,大梁前面的台子上摆着整个猪头,几个小碗。
行礼祭拜,求的人人平安,求的财神入家。
接下来就是升梁,几个人‘嘿咻嘿咻’的往上拔梁,李师傅顺着梯子,虚扶着大梁跟着往上爬,那边王成点燃大挂炮,一个人喊着号子:“走!走!走!”。
绑在大梁上的红绸子随着动作一摇一晃,寓意着五谷丰登。
上大梁
大梁被架好,李师傅和柱子一人一边去调整大梁的位置,用水泥把大梁的缝儿填严实,大梁可得安排好,不容一点儿差错。
\上梁上梁盖瓦房,盖起瓦房住新娘......\,\上梁大吉四邻美,一步一个大元宝......\。
下面聚集的人个个闭气凝神,上梁是大事儿,要是乱说话冲撞了神灵可就不好了,上梁可是个正经大事儿,关系着未来的运势。
师傅把大梁安好,主家也得爬房顶子上,从上面拽装满馍馍蒸糕和糖的篮子,上面的人还往篮子里扔吃的,这是接包,寓意着接住财宝,招财进宝。
接下来就是最热闹的一步了,抛梁!就是从上面往下撒馍馍,蒸糕和糖,下面的人乱哄哄去抢,王成递给李师傅一把小零钱:“师傅,你也来撒点,柱子,来一起撒呀。”
“这儿,这儿有一个馍馍,我要那个蒸糕!”
“这儿有钱,这儿有钱,快捡!”
“哪边哪边,儿子快快快!”
“这边糖多!快捡糖呀!”
小孩子最喜欢这个步骤,无论是白花花的钱还是甜滋滋的糖,都能让他们开心好几天。
当然,他们也是捡这些东西的主力军,大人们也就意思意思,总归还是希望孩子多高兴高兴。
这个后面还有‘呼龙’。
王成下去,站在大院的空地上,抬头看向李师傅。
“要财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