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饭后:
钱宝珠正跟钱钰琴说着,红豆薏仁小米粥和淮山薯片的小改进时,刘老歪夫妻和刘小苗过来了。
“你们吃了吗?没吃赶紧过来一起。”
钱大嫂热情的招呼着。
“俺们吃过来才过来的。”
婉拒后,见到钱宝珠醒了过来,三人都高兴得直抹泪,嘴里反复念叨着:“佛祖保佑,醒来就好,醒来就好。”
钱老婆子接过王氏递过来的篮子:“来就来,咋还老是带东西过来呢?”
钱老婆子嗔了他们一眼。
王氏腼腆的一笑:“没啥好东西,就几个鸡蛋,给宝珠补补,还有就是小苗自己做的一些小点心,给几个孩子当个零嘴。”
“瞧瞧你们,就爱惯着那几个嘴馋的赔钱货。”
钱老婆子话音还没落,几个熊孩子都围了过来,嘴甜的一一喊过人后,就围上了篮子,眼巴巴的看着。
“一群馋嘴的赔钱货,才刚吃饱饭,就又馋了,半大小子吃穷老子,一个个无底洞的肚子。”
钱老婆子嘴上嫌弃着,但是还是拿了几个葱油饼出来:“那,分着吃尝尝味就好,不然小心肚子撑着了。”
“谢谢奶奶,谢谢刘奶奶和刘婶婶。”
“哥哥,给,饼饼好吃。”
小家伙们礼貌的谢过之后,拿着饼就跑去角落了,分给了正在抱窝的二狗子。
钱钰琴也拿了个葱油饼给钱宝珠:“姑姑,小苗婶婶做的点心可好吃了,不比五叔带回来的差呢。”
原来这些时日,刘老歪家时常过来关心钱宝珠的情况,每回过来,刘小苗都会动手做些小点心或者小面食带来。
因为实在是好吃,所以,小家伙们才会在吃饱的情况下,还馋了。
钱宝珠咬了一口,嗯,外酥里嫩,的确美味。
“好吃吧姑姑?俺要是有这个手艺,一定做去卖给钱。”
对啊,卖吃食。
当初自己也是想过的,可是因为自己是厨房废,所以就把这个想法给剔除了。
可是自己这个食神舌头,外加小琴的天赋,再加上大嫂、三嫂和小苗姐厚实的厨艺基础,这也不是不可行啊。
说干就干,钱宝珠拉着那么低头腼腆的刘小苗和钱钰舞,喊上大嫂、三嫂,进了屋子。
“能,能成不?”
刘小苗局促的绞着衣角,不安的问道。
合离回家的她,比谁都渴望能赚到钱,好减轻哥哥嫂子的负担。
“不试试咋知道呢。”
钱大嫂早就摩拳擦掌了,乐观的一副跃跃欲试的劲儿。
“对,要是卖不出去,就留给咱家人吃,反正咱们人多,不怕吃不完会坏了。”
三嫂也点头同意。
“嗯嗯,俺会好好努力的。”钱钰琴双眼带着星星的狂点头。
于是,四人就着要卖什么吃食,热烈的讨论起来了。
钱宝珠就在一旁偶尔提一些些小建议。
等他们商量得差不多时,院中突然传来一阵喧哗。
钱宝珠推开窗露出细缝,探头一看,一大堆村民,提着小篮子在院子和钱老汉老两口寒暄着。
钱宝珠诧异:里面还有不少曾经在竹具营生里刁难过钱家的,也有在钱钰舞教授采菇子那段时日说了不少钱家风凉话的。
连刘三婆都在其中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