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瓜田边:
翠绿的地瓜叶铺满田野,放眼望去甚是诱人。
除了每一垄的垄头的那几株,叶子蔫黄蔫黄的,藤蔓枯萎干瘦。
奇怪,为什么同样的田地,就只有垄头的这几株死了?
难道是垄头的土壤不对?
要真是这样就糟糕了,姐对着土壤也不懂啊!
钱宝珠蹲下身子,轻轻拨动开地瓜叶,看了下,土壤稀松。
轻轻一拨弄,就连地瓜的根都拔起了。
“咿?根都干了,我前几天来看都好好的。”糙汉子一伸头一看,奇怪的道。
“我前几天看也好好的。”糙汉子二点头支持道。
“可我昨天来看,就这样了。”糙汉子三反驳。
慕文昊冷冷扫了几人一眼:“你们几个都有谁,在什么时候偷偷的来看了。”
钱宝珠一看,无语了。
八个汉子,一个不落的,全都有份,还轮流着每天都来。
糙汉子在慕文昊凌厉的眼神下,战战兢兢的解释道:
“我们也是担心着急,想看看这扦插的法子什么时候结出地瓜果子,所以才挖出来看看。我们都有好好的再埋上的,真的。”
“还结出果子?这地瓜是根块,是根块,不是果子知不知道?”
钱宝珠被这几个混账气得快疯了。
宁正凡瞄了几个糙汉子一眼,了然的来了一句:“他们怕是这些天累狠了,想地瓜快点能成,快点回北域去吧?”
一语中的。
但是,糙汉子一个个把头摇得像拨浪鼓一般,打死都不能承认啊。
慕文昊看着这几个不争气的家伙:“哼!今天要干的活儿翻倍!”
“嗷呜~”几个糙汉子内心哀嚎了一声。
钱老大蹲下看着几株蔫黄的叶子,心疼得不行:“你们咋就盯着这几株拔啊,就不能换个地儿。这几株天天被你们拔出来折腾,当然就蔫吧了。”
“这,这不是离得近嘛。”
几个糙汉子像做了错事的小娃娃一般,低着头,连大气都不敢喘。
得,为了满足这些家伙的好奇心,也为了看看成果到底如何。
钱宝珠指挥着几人到垄中间挖了两株出来。
“哇!有了,有了!”
“好大个啊。”
“好多啊。”
“这么大了,能收成了吗?”
几个人小心翼翼的挖出地瓜根,只见上面一串串大大小小的地瓜。
大的,能有两个成年男子的拳头那么大,小的也成熟红萝卜大小。
钱宝珠看了看不觉得很满意,让几人又去挖那两垄不是用扦插的,而是传统法子栽种的。
果然,挖出来对比一下,才发现传统法子的,结的地瓜没有扦插的那两串多,个头最大的还没红萝卜大呢,小的也才鸡蛋大小。
“小妹,这地瓜按老法子种的,还没到收成时候。那是不是说这些,这么大个的也还能再长?”熟悉农作的钱老大想了想,激动的问道。
钱宝珠点了点头:“理论上是这样没错。”
慕文昊一听,也激动了,连忙吩咐:“等等,慕五、慕六你们去偷挖别人的来对比一下,挑地肥的挖。”
这么大个了,还能再长?难怪贪财女敢夸海口说亩产量能番几番。
如真的如此,那北域的百姓,甚至整个大越国的粮食就有着落了。
片刻功夫,慕五慕六拉着两串地瓜根藤过来,对比了一下,比自家用传统法子种的还小。
“为什么别人家的肥地,比咱们家这山地种的个儿还小?”糙汉子一疑惑道。
“啊,难道是那些臭烘烘的屎尿?”糙汉子二,抓了抓脑袋不确定的问。
钱宝珠点了点头:“那是肥料。”
“这,这可是宝贝啊,将军,咱得赶紧写信回去,收集好,别让军里的到处乱屙了。”
。。。。。。
听说了靠山村要免费教授水稻养鱼的法子,又要建学堂,让娃儿免费上学读书识字,临近的好几个村子,都自发的组织了壮汉前来帮忙。
人多力量大,更何况有还有那么几个,超级力量型的糙汉子被疯狂压榨输出着。
很快,房子和学堂建造好了。
为了庆祝新房落成,更为了钱老三能平安归来,钱家摆了三天的流水席,累狠了的糙汉子也终于能得以休息,狂醉了三天。
生活又恢复了以往的平静:
清晨,熊孩子们带着那群干哥哥们随着几个糙汉子们上后山习武强身。
吃完早饭后,一群娃儿就随着方老头,满上拈花惹草的采摘草药。
等到午饭后,一群娃儿就被赶到学堂中,由钱大朗负责,让几个熊孩子们给大牛二牛他们以及村里邻村的娃娃们启蒙。
晚饭前,再由钱大朗和钱老四,单独给几个熊孩子辅导,号称提前班。
钱大朗还发现,原来叫念儿的小乞丐,也就是如今的钱大牛居然上过学堂,基础和二狗子三狗子有一拼,于是钱大牛就被拉到了提前班来了。
田地,有钱老汗和钱老大时不时的照看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