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钱宝珠不顾他这当官的面子,居然开口赶人,朱大贵才将来意说明了。
原来朱大贵得到从京城来的消息,说这靠山镇的钱家,研发出了什么新农植法,可以大大提高产值,朝廷都派了钦差来考察了,所以他就火急火燎的赶来了。
“赶来干嘛?拍钦差的马屁?好更快升官”,钱宝珠没好气的白了他一眼。
“你,你,哼,本尊用得着拍那劳什子钦差的马屁?”
朱大贵火气冒了出来,一扫刚才的尴尬,脑袋斜仰四十五度,骄傲的说:“除非皇上的马屁,其他人的马屁,本官都瞧不上眼。”
“咳咳,太爷,措词,措词,皇上爷的,那是龙屁。。。。。。”师爷小心的跟朱大贵嘀咕道,提醒着他的措辞。
“这家伙这么大口气?吹牛吗?”一个小小芝麻官,敢这么牛吗?钱宝珠转头向宁正凡求解。
“京城四大家族之一,朱家。曾连续四代家主出任过帝师,若是朱大人本家是出于此家,确实有这个底气。”宁正凡平淡的给钱宝珠普及道。
啧啧,这个书生提到京城朱家,居然还能这般云淡风轻?
朱大贵不由的多瞅了宁正凡两眼,傲娇的点了点头:“不错,现任帝师,正是家父。”
“堂堂帝师的亲儿子,都人到中年了,还只是混在边远小镇当个小芝麻官,八成是能力太差,被你爹踢出来,好眼不见为净的省心。”
“大胆,好你个农家女,敢瞧不起本官?”朱大贵恼羞成怒,脸红脖子粗大声斥责。
“太爷,太爷莫恼,消消火,想想那新种植法子,”师爷赶紧上前,拍着他的后背安抚道。
“咳咳,你个农家丫头,揭人不揭短,知道不?实话说了吧,本官可是冲老头子发过誓,不将德安镇搞富裕了,本官绝不回京。
所以本官这次是冲着你那什么鱼水稻来的,才不是冲那啥劳什子钦差呢。”
朱大贵解释道,这朝廷派来钦差考察,若是新农植法真的有效,将在整个大越国推广开。
眼看秋收将至,若是等钦差考察完,回京上报,再从京城层层下达到全国各地,那可能都耽误了最佳的播种种植时期了,定会少了许多收成,势必又有很多贫农忍饥挨饿了。
他此刻第一时间赶来,不但能省去了中间那些上传下达的时间,还可以尽可能的学完整法子呢。
“钱丫头,你看,这,这法子?”
听了他的理由,钱宝珠暗暗称赞道,虽然是个昏庸的,但是确实是个务实的。
正如朱大贵说的那般,等朝廷推广时,这个播种时期会不会错过了,还的确是要考虑考虑。
“行,反正这法子本来就是要推广的,我这就喊我大哥过来给你讲讲。”
“本官是个极其负责任的好官,怎么只能仅凭道听途说呢,本官一定要亲眼确认真实的成果。”
钱宝珠看朱大贵又开始拿起官娇了,不爽道:
“呀呀呸的,难道姐还蒙你不成?要确认成果还要等好几天,你过几天再过来吧,省得浪费你堂堂官老爷的宝贵时间,慢走,不送。”
“过来过去多麻烦啊,反正德安镇有没有本官都那样,咳咳,本官是说,反正秋收时节也到了,嗯,你们这房子看来是新建的,本官就将就将就的呆个把月吧。”
钱宝珠:。。。。。。
“我们太爷的意思是德安镇虽然穷,但是民风淳朴,百姓之间和乐,所以衙门一般三两个月都没什么大事要处理。”
呀呀呸的,睁眼说瞎话,宁大爷洗劫的权贵的事儿,还没抓到人,这不是大事吗?
不过看这家伙处理道观的事也看得出来,贪生怕死尿性,就算大事儿也假装看不到吧?
看来他们这是赖着不走了?
看着一摇三晃走远,并自来熟的开始挑拣着自己要居住的屋子的朱大贵的背影,钱宝珠转了转手腕,一本正经的问宁正凡:
“宁大爷,京城朱家,你扛不扛得住?”
宁正凡见钱宝珠这个架势,就知道她又想动手了,无奈的笑道:
“放心,你就是把天捅个窟窿,小爷也能替你堵上。不过京城那边的来人不知道是谁,他们留下也好,或许能牵扯一二。”